[实用新型]卡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2264.0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9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军;顾思阳;张雨佳;孟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0 | 分类号: | H04W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卡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卡技术的发展,智能卡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覆盖金融、交通、水电煤气、通信、日常消费等众多领域。随着社会需求的日新月异,卡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卡的应用进行管理和更新是解决应用多样化的主要手段。
目前大多数领域的卡的应用主要是在卡出厂前,由制卡商预置到卡里,对于卡应用的管理和更新需要制卡商提供专用的工具和软件,最终导致不方便用户使用,甚至无法对卡的应用进行更新。只有在通信领域,电信运用商有自己的卡管理平台,电信运用商可以通过空中下载技术(Over-the-air Technology,简称为OTA)对自己的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简称为SIM)或通用识别模块(Universal Identity Module,简称为UIM)卡进行管理和更新,但是,如图1所示,上述卡管理方案也只是通过特定的协议和指令通过STK对手机自带的SIM卡进行管理,无法对其它领域的卡进行管理和更新。现有的业务流程在通讯上依赖于短信,如图2所示,以空中圈存为例,手机和平台之间的通讯主要靠短信来实现。
因此,相关技术中的卡管理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卡管理的局限性。
手机只能对自带的SIM或UIM卡进行管理。
(2)手段比较单一和呆板。
只能通过OTA平台通过数据短信的方式对卡的应用进行更新和管理,不能在消费者中推广应用。
(3)成功率比较低和速度慢。
由于数据短信的延迟导致成功率比较低,短信的传输速率比较慢,导致下载的速度比较慢。
针对相关技术中上述至少之一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管理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只能通过OTA平台来卡的应用进行更新和管理,不能在消费者中推广应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卡管理系统,其包括:终端和管理服务器,其中,上述终端包括:天线和第一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天线通信,用于通过所述天线进行信号的收发,其中,通过所述天线向所述管理服务器发送的信号包括:携带有卡管理请求的信号,所述卡管理请求是所述终端的使用者触发的;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信号收发器和第二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上述信号收发器接收的卡管理请求下发卡管理消息给待管理的卡。
优选地,上述终端包括:第一读取器,用于读取上述终端内部的待管理卡的用户信息和安全信息,其中,上述用户信息和上述安全信息携带在上述卡管理请求中发送出去。
优选地,上述终端包括:第二读取器,用于读取上述终端外部的待管理卡的用户信息和安全信息,其中,上述用户信息和上述安全信息携带在上述卡管理请求中发送出去。
优选地,上述第二读取器包括:非接触式读取器、接触式读取器。
优选地,上述非接触式读取器包括:近距离无线通信NFC读卡器。
优选地,上述接触式读取器包括:通过对外接口外接的读卡器。
优选地,上述对外接口包括:USB接口、耳机插孔。
优选地,上述天线采用无线应用协议WAP或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向上述管理服务器发送上述卡管理请求。
优选地,上述终端包括:手机。
优选地,上述卡管理请求包括:请求对上述待管理的卡的应用进行管理的请求;或者请求对上述待管理的卡的应用进行更新的请求。
通过本实用新型,终端中的第一处理器耦合至天线,用于通过上述天线进行信号的收发,其中,通过上述天线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的信号包括:携带有卡管理请求的信号,该卡管理请求可以是终端的使用者触发的,上述管理服务器中的第二处理器根据信号收发器接收的卡管理请求下发卡管理消息给待管理的卡,实现了终端的使用者可以随时触发终端向管理服务器发送卡管理请求,使得用户可以参与到对卡的管理过程中,便于用户根据需要自主地对卡的应用进行管理或更新,从而提高了对卡管理操作的灵活性、自主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卡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业务流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2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