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1.1接口超高频RFID读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0915.2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4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全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1 接口 超高频 rfid 读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读写器,具体涉及一种USB1.1接口超高频RFID读写装置。
背景技术
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非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的目的。基本的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和后台主机系统组成。RFID已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实现普适计算环境的一种主要技术,其广泛的应用场景,低廉的成本,部署实施的简单性,已经越来越多地吸引着用户、研究人员和IT厂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1.1接口超高频RFID读写装置,读取来自外接天线接收的无源标签射频信号,经过处理后输出给单片机,单片机接收的信号经过处理后得出标签的身份信息,通过USB1.1接口输出给具有USB1.1接口设备或具有USB1.1接口的计算机,作为各种基于电子标签的计算机数据采集或管理信息系统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读写装置通过发射天线发送900MHz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附着电子标签的目标对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被激活,使得电子标签将自身编码信息通过内置射频天线发送出去;读写装置的接收天线接收到从标签发送来的调制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读写器信号采集模块,经解调和解码后将有效信息送至数据处理模块进行相关处理;数据处理模块根据逻辑运算识别该标签的身份,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最终发出指令信号控制读写器完成不同的读写操作,并将标签的身份数据存储在存储芯片中或通过USB1.1输出接口、韦根协议接口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读写装置包括电路U1部分、电路U2部分、电路U3部分和电路U4部分,U1部分、U2部分、U3部分和U4部分相互连接构成读写装置的电路;电路U1部分以单片机AT89S52为主,完成输入信号的处理和控制信号的输出;电路U2部分以芯片AS3992为主,完成中频信号产生、发送和电子标签信号的读写与处理;电路U3部分以芯片PDUSBD12为主,完成电子标签数据的USB1.1接口输出;电路U4部分以芯片TCD13为主,完成中频信号到射频信号的转换;其中,具体电路连接如下:
电路U1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0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