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套管螺纹接头三角形标记锤印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3728.1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4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闫凯;杨力能;田新新;吕能;卫栋;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安三环科技开发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套管 螺纹 接头 三角形 标记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天然气行业套管标记锤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锤印石油套管螺纹接头三角形标记的工具。
背景技术
石油套管是油气钻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专用管材,由一根一根的套管链接而形成上千米的石油开采井柱。因此石油套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钻采作业的成败和油气井的寿命。螺纹接头作为两支套管的链接部件,同管柱一起在油气井中长期承受拉伸、压缩、弯曲、内压、外压及温度产生的复合应力的考验,是套管中最薄弱的部分。经调查,国外油套管失效事故约64%发生在螺纹连接处,国内则高达86%。因此螺纹接头的质量成为石油套管质量好坏的关键。要保证螺纹接头的质量,首先是保证其螺纹参数的合格性。API SPEC 5B规范要求对于偏梯螺纹及低钢级大规格圆螺纹套管接头13均应在距公端一定距离锤印规定尺寸的三角形标记,以作为上扣拧接的控制位置,使接箍拧接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接头拧接后在使用中的安全性。目前国内大多数工厂对在接头锤印三角形标记均采用先测量距离,画位置线,然后在划线处用简易模子锤印,由于整个过程并不是一次操作完成,加上模子在锤印时会颤动或移位,导致锤印的标记可能不在测量的距离处(划线处),而API SPEC 5B规范中对锤印距离有严格的公差要求,为A1±0.03125in,其中A1为三角形标记底边距管端的距离。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通过一次操作准确地在设定的位置上锤印出合格的三角形标记的工具,保证螺纹接头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套管接头生产中三角形标记锤印位置不准确并且锤印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油套管螺纹接头三角形标记锤印工具,它能通过一次操作准确地在设定的位置上锤印出合格的三角形标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石油套管螺纹接头三角形标记锤印工具,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锤印头部1、连杆2、挡板3以及手柄4,
所述锤印头部1包括中空柱状固定座、锤印柱10、设置在锤印柱10底面的印模6、减震弹簧7;
所述锤印柱10的侧面中部设置有凸台,所述锤印柱10两端均穿过固定座且与固定座相配合,所述减震弹簧7设置在凸台和固定座下端之间,所述固定座通过减震弹簧7和凸台将锤印柱支撑在固定座内。
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筒11和调节螺钉12,所述调节筒11一端固定在头部外壳8上,另一端套接在连杆2上,所述调节筒11上设置有多个调节螺孔12,所述调节筒11通过调节螺钉12与连杆2固定连接。
上述固定座包括头部外壳8和外壳盖9,所述外壳盖固定在头部外壳8的上端,所述头部外壳8下端设置有第一孔,所述外壳盖9上设置有第二孔,所述锤印柱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
上述印模6为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连杆的前端与锤印头部配合连接,后端穿过挡板与手柄螺纹配合拧接,形成一个锤印工具整体。操作人员手持手柄,使用相应规格的标准块调整锤印头部与挡板之间的距离,拧紧调节螺钉,将挡板贴在套管接头端面上,锤印头贴在管子外圆上,使用榔头猛击锤印柱上端,锤印柱下端面的印模就会把三角形标记印在接头适当位置。
2、本实用新型准确度高。通过标准块调节锤印距离,误差小;锤印头部设置的弹簧可减少锤印柱在被敲击时的颤动或移位,避免由此造成的锤印偏差。通过一次操作将三角标记锤印在接头指定位置,操控性能好,使用简单。
3、本实用新型连杆及锤印头部均采用高强度钢材,挡板及手柄采用铝合金材料,这样既保证了锤印工具的刚性及精度,又减轻了整体重量,有利于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石油套管螺纹接头三角标记锤印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示意图。
其中:1-锤印头部,2-连杆,3-挡板,4-手柄,5-标准块,6-印模,7-减震弹簧,8-头部外壳;9-外壳盖,10-锤印柱,11-调节筒,12-调节螺钉,13-套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安三环科技开发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安三环科技开发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3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仿木材材料及其制作
- 下一篇:煤矿用环保降尘范围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