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燃料电池电源充放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8176.5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8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杰 |
主分类号: | H01M8/06 | 分类号: | H01M8/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燃料电池 电源 放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3C电子产品的微型燃料电池电源充放电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污染少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能量转换装置。一般而言,燃料电池不能充电,而是采用直接提供燃料的方式(氢气、甲醇等)发电,因此,燃料的加注或更换便成为使用燃料电池的一般要求。
在未来3C电子产品中使用燃料电池正在成为一个热点,而使用燃料电池就意味着需要购买和更换燃料包。当前的3C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均采用蓄电池供电,如锂电池,锂电池虽然能量密度较高,但仍远远无法和燃料电池相比。依目前的燃料电池在3C电子产品上的应用情况来看,燃料电池只是作为储能装置,向普通蓄电池(如锂电池)充电;或者虽然直接作为电源向电子产品供电,但需要不断更换燃料包。此两种情况均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在未来的3C电子产品电源应用中,直接将燃料电池嵌入到3C电子产品中取代锂电池将是一个基本方向,如何解决现有燃料电池需要不断更换燃料包的问题,实现燃料电池与市电直接相连,由市电直接给燃料电池充电同时向电子产品供电的目的是未来燃料电池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燃料电池电源充放电系统,其可以由市电直接对内置于3C电子产品的燃料电池充电,燃料电池再对电子产品供电;或者为由市电边向燃料电池充电,边向3C电子产品供电,省去购买、频繁更换燃料包的麻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燃料电池电源充放电系统,包括:一充电装置及一燃料电池,该充电装置包括电解槽、储存于电解槽内的水、连接电解槽的控制开关及连接电解槽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电解槽内设有一电解水装置,该燃料电池包括燃料电池主体、电连接燃料电池主体的主控制器、管道连接燃料电池主体的贮氢器及设于贮氢器与燃料电池主体之间的连接管道内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充电装置的控制开关,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所述贮氢器管道连接电解槽。
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贮氢器的氢气输出口处,用于监控贮氢器的放气压力。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电解槽的氢气输出口处或所述贮氢器的氢气输入口处,该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控贮氢器的充气压力。
所述电解水装置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及质子交换膜。
所述贮氢器为金属合金、碳纳米管或氢气罐中的一种。
所述燃料电池主体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所述燃料电池还包括管道连接电解槽的备用贮氢器,该备用贮氢器管道连接所述燃料电池主体。
所述备用贮氢器与燃料电池主体之间的连接管道内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该第三压力传感器设于备用贮氢器的氢气输出口处,用于监控备用贮氢器的放气压力,该备用贮氢器与贮氢器管道连接。
所述燃料电池还包括一连接电解槽与燃料电池主体的管道。
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附近设有一阀门,用于控制贮氢器与燃料电池主体之间氢气输送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燃料电池电源充放电系统,通过在充电装置内设置电解水装置提供氢气,在燃料电池内设置贮氢器贮存氢气,其可以由市电直接对内置于3C电子产品的燃料电池充电,再由燃料电池向电子产品供电,或者由市电直接给电子产品供电,同时给燃料电池充电,省去了燃料电池需购买、频繁更换燃料包的麻烦,使用方便。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型燃料电池电源充放电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型燃料电池电源充放电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型燃料电池电源充放电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杰,未经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8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纤维强化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复合电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