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生态循环机制的废/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7553.3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0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苏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骏成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生态 循环 机制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废/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指一种利用生态循环机制的废/污水处理系统,系利用自然生态的净化机制,在人为控制下强化其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可有效改善污水源装置中的异味及污染物质,除可达到废/污水处理的目的,更具有永续环保的概念。
背景技术
台湾的畜牧业以养猪为大宗,且多是采企业化经营,规模大又集中,导致所产生的废/污水量相当地惊人,以养猪为例,目前台湾的总养猪头数大约700万头,大部分都集中在台湾中南部,而一头猪的粪尿废/污水污染力相当于人的六倍,可折算约4200万人口,而过去畜牧业的废/污水都是以直接排放的方式处理,对于台湾河川的破坏相当大,现在依环保署的规定,养猪规模超过20头必须强制建设废/污水处理设备,而处理过的废/污水也必须通过品质的检验,如此规范之下,台湾河川所遭受的污染便会大大地减少。
目前国内猪粪尿水的处理一般都采用三段式处理步骤,过程主要包括固液分离、厌气发酵及好气处理等,其中再加入调整池、计量槽、初沉池、污泥回流及污泥处理等,以组成现阶段习用的畜牧业废/污水处理系统,由上述的废/污水处理系统,虽对于去除污染源有达一定的功效,但其构建费用高,而且在处理过程中不仅耗电费水消耗能源,且在厌气发酵池堆积大量待处理的废/污水,会致使臭味四散,影响空气品质,进一步厌气发酵会产生沼气现象,处理不佳会对人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而好氧处理,则必须使用曝气机曝气,因此需耗费相当大的电力,增加碳排放量,同时,该系统处理完的放流水,亦无回收利用的价值,白白损失可利用资源,依据以上所述的缺失,该习用三段式处理技术仍有其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生态循环机制的废/污水处理系统,系藉由自然生态的净化机制,以人工培育的食物链将污水源装置中的污染源消化分解,可有效改善污水源装置中的异味及污染物质,并可降低庞大的能源耗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态循环机制的废/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生物制备装置,其具有一蓄水空间;
一能引导至该蓄水空间且具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及悬浮物的污水源装置;
一光源,其设置于该蓄水空间之上;以及数个转化元件,用以去除该蓄水空间中的有机化合物及悬浮物。
其中,更设有以导引该污水至该蓄水空间的第一抽水泵。
其中,更包括一净水源装置,其具有一导引该净水至该蓄水空间以做适当比例调配的第二抽水泵。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运用生态循环的净化工法,将污水源装置中的污染源分解吸收,使废/污水转化为再生水,达到水质净化、清除异味的功效;
同时,不需投入化学物质或过度能源耗用,不会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运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运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废/污水处理系统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于上述新型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系按适于列举说明的比例,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与以绘制,合先叙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运作状态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运作状态示意图(二)。本实用新型利用生态循环机制的废/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有:
一生物制备装置10,其具有一蓄水空间11。
一污水源装置20,其中的污水源具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及悬浮物,且设有一第一抽水泵21,可将该污水源装置20的污水源引导至该蓄水空间11,该污水源装置20的污水源由畜禽粪便及尿水的混合物施以固液分离的水源,而该污水源装置20中富含大量的有机物质、氮(N2)、磷(P)、无机盐类及悬浮物等等。
一净水源装置30,具有一第二抽水泵31,于该蓄水空间11加入适当比例的净水源,用以稀释该污水源装置20的污水源,以利于该蓄水空间11各项生物的生长。于本实用新型中,该净水源装置30中的净水源可为地下水、自来水或该处理系统本身回收的再生水。
一光源40,设置于该蓄水空间11之上,该光源40配合该蓄水空间11在水温适当条件下形成一利于藻类50生长的环境,并繁殖生成多个藻类50,于本实用新型中,该光源40可为日光或人造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骏成,未经苏骏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7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机屏蔽玻璃模具
- 下一篇:燃气表模块全自动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