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后搭扣焊接式侧围轻客车身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7539.7 | 申请日: | 201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9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署玲;黄开发;吕智煌;杨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汽车车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7/02 | 分类号: | B62D27/02;B62D25/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林枫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后 搭扣 焊接 式侧围轻 客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前后搭扣焊接式侧围轻客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汽车车身的外表面均为整体式,但因一些尺寸较大的外表面结构受板材尺寸的限制,无法整体冲压成型,需分块设计,并将分块结构采用对接的方式,进行对焊连接成一体,图1中的车身后本体1和车身前本体3将其边缘部弯折后在焊点2处焊接,这种焊接方式虽然避免了因焊点影响外表面的质量,但焊缝处不易保证尺寸精度,对位精确度不高,经过焊接后易造成变形等外观质量不易保证,且焊接后的整体强度较弱,在行车过程中,当车身发生扭转变形时易开裂,且容易出现漏水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前后搭扣焊接式侧围轻客车身结构,能够确保分块结构搭接准确,保证焊接后的尺寸精度并提高车身的整体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前后搭扣焊接式侧围轻客车身,包括侧围前段和侧围后段,所述侧围前段的末端处设有凹槽,所述侧围后段的前端设有折边,所述折边搭扣接在凹槽内且两者焊接为一体。
所述侧围前段的凹槽尾端与侧围后段搭接处设有焊点。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搭扣接焊接方式,可很好的定位侧围前段和侧围后段,保证焊接前两侧围的搭配尺寸精度,再采用凹槽内涂胶的方式,有效的确保焊缝处的尺寸精度并提高了焊接后的整体强度,彻底解决了车身板块焊接出现的对接定位不准、易漏水且强度不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l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对接焊接方式的车身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后搭扣焊接式侧围轻客车身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车身后本体1和车身前本体3将其边缘部弯折后在焊点2处焊接,这种焊接方式虽然避免了因焊点影响外表面的质量,但焊缝处不易保证尺寸精度,对位精确度不高,经过焊接后易造成变形等误差给后序装配工序带来困难,且焊接后的整体强度较弱。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后搭扣焊接式侧围轻客车身,包括侧围前段10和侧围后段30,所述侧围前段10的末端处设有凹槽11,侧围后段30的前端处设有折边31,所述折边31搭扣接在凹槽11内,在焊点20处先将两者焊接固定为一体,然后在侧围前段10的凹槽11尾端与侧围后段30搭接处的焊点40,辅助加强焊接,从而确保整体车身强度。通过采用折边31搭扣在凹槽11内的方式焊接车身侧围,可保证在焊接前,将前侧围后段准确搭接,折边31在凹槽11可留置有一些空间,根据实际焊接尺寸灵活调整,满足批量生产调控,操作简便,焊接快速,彻底解决了车身板块焊接出现的对接定位不准、易漏水且强度不够的问题,并提高了生产率。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汽车车身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汽车车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7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智能互联的汽车弹簧支架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半挂车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