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线束电器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5214.5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2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汪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18 | 分类号: | H02G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马佑平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汽车中采用的电气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上一般会采用两至三个电器盒,电器盒内部固定保险和继电器,通过保险和继电器来实现整车线路的保护和控制功能。现有的电器盒是针对特定电路制造的,内部通常预先采用铜条结构来实现线路串并联及通断,电路结构修改困难,通用化低。另一种常见电器盒底座采用PCB板结构,体积较大,所有电路连接全部采用接插件形式,受PCB结构及接插方式限制,启动和预热等大电流电路难以通过该种电器盒保护和控制,且这种电器盒也不具有通用性,电路改变时必须采用新的PCB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强的线束电器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线束电器盒,包括:
底座;
上盒盖;
下盒盖;
所述底座的正面安装有独立的快速保险丝插座、慢速保险丝插座和继电器插座,且所述快速保险丝插座、慢速保险丝插座和继电器插座的接线端子位于所述底座的背面,所述上盒盖和所述下盒盖分别与所述底座连接。
可选择地,所述上盒盖和所述下盒盖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卡接结构连接。
可选择地,所述下盒盖上设置有开口。
可选择地,所述底座上具有两个开孔支脚。
由于电器盒内预装了快速保险丝插座、慢速保险丝插座和继电器插座,因此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型号的电气元件装入盒内,并且在底座背面可通过联发端子或并线压接方式实现保险之间的串并联,结构简单,拓展性强。而且,底座中插入慢速保险丝后能够与电源直接连接作为此电器盒总保险,也能够单独作为预热、启动、电子风扇等大电流回路保险使用。
进一步地,通过卡接结构连接,使得线束电器盒改线方便。
进一步地,下盒盖上的开口有利于底座背面的端子所连接的线束通过该出口引出盒体。
进一步地,底座上的开孔支脚便于电器盒的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组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盒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座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座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下盒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的使用状态图。
上图中标记:上盒盖1、卡槽11、底座2、支脚21、卡头22、下盒盖3、开口31、快速保险丝插座4、慢速保险丝插座5、继电器插座6、螺栓7、车身钣金8、凸焊螺母9。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汽车线束电器盒结构包括上盒盖1、底座2和下盒盖3,上盒盖1和下盒盖3分别盖在底座2的下、下表面,对底座2的内部电气元件起保护作用。
参考图2,上盒盖1的边缘具有卡槽11,用于与底座2的连接。
参考图3,底座2的边缘具有卡头22,用于与上盒盖1的卡槽11配合。同样,底座2与下盒盖3的连接与此类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想象,上盒盖1、底座2和下盒盖3之间的连接能够采用多种形式的已知的卡接结构连接,也能够采用螺栓等方式连接。在底座2的侧面,具有两个开孔支脚21,用于电器盒的安装。在底座2的正面,安装有快速保险丝插座4、慢速保险丝插座5和继电器插座6。插座上能够根据需要插入型号合适的保险丝、继电器。结合图4可见,插座下端为接线端子,暴露在底座2的背面。接线端子能够根据使用需求采用联发端子或并线压接方式实现保险之间的串并联连接,或实现继电器的接线,并能够根据使用者需求任意扩展。
参考图5,下盒盖3上具有开口31,线束与底座2背面的接线端子连接后,能够从此开口向盒外伸出。下盒盖3的边缘同样具有与底座2配合的卡接结构。
参考图6,安装时,用气枪(或电枪)将螺栓7及弹平垫组合件塞入开孔支脚21,紧固在电器盒支架的凸焊螺母9上,从而实现电器盒与车身钣金8之间的固定安装。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5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曳引钢丝绳缺陷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绕线夹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