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压把式结构的防盗锁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3074.8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0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基;马宗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国基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3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把式 结构 防盗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的锁体,特别涉及具有压把式结构的防盗锁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门锁的锁体包括锁壳体,设置在锁壳体内的驱动机构和与所述驱动机构联动的斜锁舌。在所述锁壳体的面侧壁上设置有开口部,斜锁舌并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在所述开口部中可以伸缩从而能够关闭门扇。斜锁舌包括具有斜面的头部和杆体部。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主要是与锁胆或把手联动并传导所述锁胆或把手的驱动力给所述斜锁舌,从而让所述斜锁舌收回到所述锁壳体内或释放伸出所述锁壳体。但部分特种用途的锁体中特别是防盗锁的锁体中,有时把手失灵或不便于旋转门把手开门时,开门就显得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改进所述锁体的结构从而可以在无需门把手或钥匙时也能够开启锁体上的斜锁舌;其次,改进所述锁体的结构必须尽可能地轻松便于老人或小孩使用。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压把式结构的防盗锁体,包括壳体、容纳在所述锁壳体内的驱动机构和能够使门扇闭锁的斜锁舌;所述斜锁舌包括杆体部和设置在所述杆体部前端的并具有斜面的头部,所述驱动机构能够拖动所述斜锁舌的头部在所述锁壳体的面侧壁上形成的开口部中伸出或缩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壳体内还设置有能够收回所述斜锁舌的拐臂和能够驱动所述拐臂转动的推动臂;所述拐臂包括有羊角臂和横向臂,所述横向臂与所述斜锁舌的杆体部联动;所述推动臂呈单臂状,其旋转轴靠近所述锁壳体的底侧壁,所述锁壳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推动臂中的一段臂体延伸到所述操作孔中或所述操作孔的内侧,所述推动臂的自由端臂体顶靠在所述拐臂的羊角臂上。
其中,所述面侧壁,是指所述锁体在安装后,其锁壳体上朝向外面的一侧壁体,这样也就能让所述斜锁舌伸出后闭锁门扇。
其中,所述推动臂呈单臂状,是指所述推动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壳体内,而另一端为自由端。
根据上述结构,当向位于所述操作孔中或所述操作孔的内侧的所述推动臂施加推动力时,所述推动臂以其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推动臂的自由端臂体推定所述拐臂的羊角臂并使所述拐臂旋转,旋转的所述拐臂通过其横向臂再推动所述斜锁舌的杆体部向下移动,进而驱动所述斜锁舌的头部向所述锁壳体内收缩。这样,通过所述推动臂也能收回所述斜锁舌。
根据上述结构,所述推动臂的旋转轴靠近所述锁壳体的底侧壁,这样可以使推动其旋转的驱动力比较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杆体部上设置挡块,所述横向臂结合在所述挡块上。这样,当所述横向臂在所述推动臂施加推动力转动时,就能通过所述挡块拖动所述斜锁舌向所述锁壳体内收缩;反之,当所述推动臂停止施加推动力时,所述挡块复位就能反过来推动所述横向臂复位,进而进一步驱动所述推动臂复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杆体部的尾端部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限定在所述挡块与所述锁壳体之间。这样,所述复位弹簧就能驱动所述杆体部复位。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及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锁体结构中。
附图说明
图1 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锁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在图1的基础上,向所述推动臂施加推动力使其旋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所述锁体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门锁的锁体,包括锁壳体1、容纳在所述锁壳体1内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画出)和能够使门扇闭锁的斜锁舌2;所述斜锁舌2包括杆体部和设置在所述杆体部前端的并具有斜面的头部,所述驱动机构能够拖动所述斜锁舌2的头部在所述锁壳体1的面侧壁10上形成的开口部11中伸出或缩回。
所述杆体部上设置有挡块21,在所述杆体部的尾端部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22,所述复位弹簧22位于所述锁壳体1与所述挡块21之间,这样借助于所述复位弹簧22能够使所述斜锁舌2复位。
所述锁壳体1还包括有左侧壁13和底侧壁14。
在所述锁壳体1内还设置有能够收回所述斜锁舌2的拐臂3和能够驱动所述拐臂转动的推动臂4。
所述拐臂3包括有羊角臂31和横向臂32,所述拐臂3能够绕其设置在所述锁壳体1上的中心轴30旋转,所述横向臂32顶压结合在所述斜锁舌2的杆体部上设置的挡块21上,从而使所述拐臂3与所述斜锁舌2的杆体部形成联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国基,未经曹国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30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