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轧车间内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的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1346.0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5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峰;罗付华;刘昕;苏小新;李志刚;李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车间 可控 气氛 连续 热处理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色金属加工车间内生产设备布置的技术领域,是一种冷轧车间内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冷轧车间是生产铜带产品的主要场所。在铜带生产过程中,从铜带的坯料→铜带轧制→在制品热处理→铜带轧制→成品热处理→精整等,需经多个加工工序。其中,在制品热处理是为了消除带材在冷轧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硬化,恢复铜带塑性的生产工序;成品热处理是为了控制铜带最终产品状态、性能和消除带材内部应力的生产工序;二者在铜带生产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通常,这两种热处理是在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上进行。
铜带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热处理工序,该工序采用的设备是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按照以往冷轧车间的常规设计,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与冷轧机采用分跨布置形式,热处理需通过专设的电动平板车过跨。生产时,对于冷轧过程需要热处理的铜带卷材,先用天车吊到电动平板车上,通过电动平板车过跨运输到相邻跨内放置,然后经天车调运到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的入口上料小车上,由上料小车将其送到开卷机上,经热处理后重新卷取到卷筒上,由卸料小车卸下。再用天车吊到电动平板车上过跨运输到冷轧跨内放置。这种布置形式在冷轧车间内很常见。对于这种情况生产时,需要热处理的铜带卷材,从轧制后到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上,再返回冷轧机跨,需要经过吊运至少3次以上,尤其在过跨运输时,通常是将铜卷材放在电动平板车上,容易造成铜卷外表面受压,损伤铜带卷,影响铜带材的成品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冷轧车间内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的布置结构。该布置结构能够减少铜带卷材的过跨吊运次数,减少铜卷的表面损伤,减少车间天车的起吊次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轧车间内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的布置结构,包括冷轧车间内的冷轧机跨、与冷轧机跨相邻的相邻跨和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所述的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设置在相邻跨内,且设置方向与冷轧机跨平行,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的一端配设有上料小车轨道,另一端配设有卸料小车轨道,所述的上料小车轨道和卸料小车轨道分别垂直延伸至冷轧机跨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小车轨道和卸料小车轨道上分别配设有上料小车和卸料小车。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产生如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结构能够减少铜带卷材的过跨吊运,减少车间天车的起吊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2、该布置结构减少了铜卷带材的吊运次数,减少了铜卷带材的表面损伤,有效地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3、该布置结构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生产运营成本;
4、本实用新型不仅使铜带冷轧车间生产设备整体布局紧凑,而且对冷轧车间的生产工艺设计和生产组织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中: 1-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2-上料小车轨道;3-卷材;4-上料小车;5-天车;6-卸料小车轨道;7-卸料小车;8-相邻垮;9-冷轧机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冷轧车间内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的布置结构,包括冷轧车间内的冷轧机跨9、与冷轧机跨相邻的相邻跨8和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1,所述的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1设置在相邻跨8内,且设置方向与冷轧机跨9平行,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1的一端配设有上料小车轨道2,另一端配设有卸料小车轨道6,所述的上料小车轨道2和卸料小车轨道6分别垂直延伸至冷轧机跨9内。
生产时过跨程序:需要热处理的卷材3,先由冷轧机跨9内的天车5送到布置在冷轧机跨内的上料小车轨道上的上料小车4上,上料小车沿上料小车轨道将卷材运送到在相邻跨8内的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炉4内完成卷材的热处理,再由卸料小车7沿卸料小车轨道将卷材运回到冷轧机跨9。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卷材的过跨吊运次数,减少了卷材的表面损伤,减少了车间天车的起吊次数,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还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1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渣重熔结晶器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管去污加热及回火处理两用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