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并行的前置放大器的超声波换能器以及超声波通用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3752.2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0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平;马晔;杨宇;陈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彦平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2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并行 前置放大器 超声波 换能器 以及 通用 | ||
1.一种采用并行的前置放大器的超声波换能器,包含压电晶体传感器(1)、换能器外壳(2)、导线(4)和连接插头(5),其特征在于:在压电晶体传感器(1)和导线(4)之间增加了具有输入保护功能的前置放大器的内装电路(3),内装电路(3)的输入端与压电晶体传感器(1)的输入输出端连接并构成F/Vo与Vout并行的输入输出电路,内装电路(3)由电阻Rp、Rf、RF,二极管Vp1、Vp2和集成放大器A1构成,电阻Rp的一端连接压电晶体传感器(1)的输入输出端并为内装电路(3)的F/Vo输入输出口,二极管Vp1和Vp2反向并联后同时连接到电阻Rp的另一端和放大器A1的IN A+输入端,电阻Rf和RF的一端同时连接到放大器A1的IN A-输入端,电阻RF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A1的输出端并为内装电路(3)的Vout输出口,二极管Vp1、Vp2及电阻Rf的另一端均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并行的前置放大器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内装电路(3)由电阻Rf、RF、R2、R3,二极管Vf1、Vf2,电容Cf、C2和集成放大器A1构成,电阻Rf的一端连接压电晶体传感器(1)的输入输出端并为内装电路(3)的F/Vo输入输出口,二极管Vf1和Vf2反向并联后同时连接到电阻Rf的另一端和电容Cf的一端,电容Cf的另一端和电阻RF的一端连接到放大器A1的IN A-输入端,电阻RF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A1的输出端并为内装电路(3)的Vout输出口,电阻R2和电阻R3及电容C2的一端同时连接到放大器A1INA+输入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V+,二极管Vf1、Vf2,电阻R3及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并行的前置放大器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内装电路(3)的电阻Rp改为电容C3,在内装电路(3)的输入端处增加一个接地电阻R1。
4.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采用并行的前置放大器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内装电路(3)在压电晶体传感器(1)的输入输出端处串接一只二极管V1,二极管V1的阴极作为发射电压F的输入端,F与Vout构成并行输入输出电路。
5.如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采用并行的前置放大器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导线(4)采用多芯屏蔽线,从内装电路(3)中连接F/Vo、Vout、地线、V+或以及V-至连接插头(5),F/Vo作为发射电压和接收信号的共用输入输出端,Vout作为接收放大信号的输出端,构成带前置放大器的收发共用的超声波换能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并行的前置放大器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导线(4)采用多芯屏蔽线,从内装电路(3)中连接F、Vout、地线、V+或以及V-至连接插头(5),F作为发射电压的输入端、Vout作为接收放大信号的输出端,构成带前置放大器的收发共用的超声波换能器。
7.如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采用并行的前置放大器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导线(4)采用多芯屏蔽线,从内装电路(3)中连接Vout、地线、V+或以及V-至连接插头(5),Vout作为接收放大信号的输出端,构成带前置放大器的超声波换能器。
8.一种超声波通用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采用并行的前置放大器的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连接插头(5)改为连接器I(6),再由专用短接线(7)连接到不同型号超声波主机的发射、或接收、或收发共用的主机插座上,专用短接线(7)一端的连接器II(8)和连接器I(6)配套,专用短接线(7)另一端的专用连接插头(9)与超声波主机的发射、或接收、或收发共用的插座的型号对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超声波通用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短接线(7)包括发射短接线、接收短接线、收发共用短接线、带前置放大器的接收短接线、带前置放大器的收发共用短接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彦平,未经陈彦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37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简单高效半导体冷藏暖藏箱
- 下一篇:淤地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