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频控制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9962.4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商久盛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190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控制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家用电器的开关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机械开关,另外一种是电子开关,人们通过长期的使用环节发现,上述两种开关存在如下的缺陷:一、对于机械开关,由于其是依靠开合来控制电源的开启与关闭,因此机械开关的缺陷是容易产生电火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对于传统的电子开关,其功能原理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射频发射模块、射频接收模块、以及负载控制开关;由于这种传统的电子开关属于单向信号控制模式,即控制信号从射频发射模块发出,控制信号经由射频接收模块后转达给负载控制开关,最后实现对负载的控制;因此当负载发生短路或者是未执行指令时,远程的射频发射模块控制端无法获知上述故障信息,因此存在安全系数低的缺陷,所以设计一种具有智能监控负载状态并进行信息反馈的射频控制开关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射频控制开关的上述缺陷,利用传感器模块对负载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检测到的负载状态信息反馈给微处理器,通过微处理器实现对负载工作状态的反馈;从而设计一种具有智能化程度好,安全系数高的射频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射频控制开关,包括:射频发射模块、射频接收模块、以及与负载电连接的负载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处理器和传感器模块;所述射频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口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口与所述负载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设置于所述负载上,所述传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模拟量输入端口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如下的技术特征: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
所述负载为电灯、电视、电脑、冰箱或其他家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传感器模块和微处理器,使得负载的工作状态信息可以通过传感器模块实时地反馈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负载工作状态信息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判断,从而利用负载控制开关完成对负载工作状态的反馈,因此具有安全系数高,智能化好的优点;二、本实用新型中所选用的各个功能模块均为现有电子领域的常规器件,因此连接使用也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功能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原理框图。
其中:1、射频发射模块;2、射频接收模块;3、负载控制开关;4、负载;5、电流传感器;6、电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一种射频控制开关,包括:射频发射模块1、射频接收模块2、负载控制开关3、负载4、电流传感器5、电压传感器6,以及微处理器;其中:射频发射模块1和射频接收模块2为315/433Mhz频率发射接收器,射频接收模块2的信号输出端口与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口电连接;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口与负载控制开关3电连接;传感器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5和电压传感器6,电流传感器5和电压传感器6的敏感元件设置于负载4上,电流传感器5和电压传感器6的信号输出端口与微处理器的模拟量输入端口电连接,负载控制开关3与负载4电连接,负载4为电灯、电视、电脑、冰箱或其他家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利用射频发射模块1向射频接收模块2发送控制指令,射频接收模块2将控制指令通过微处理器转达给负载控制开关3,负载控制开关3进而完成对负载4的控制,在负载4工作的整个过程中,电流传感器5和电压传感器6对负载4的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以模拟信号的形式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对上述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分析判断后对负载控制开关3发送信号反馈信息;从而实现对负载4工作状态的调节,保证负载4的安全工作,可以防患于未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商久盛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商久盛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9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信网络中的选通控制
- 下一篇: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