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心轴异步双联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9266.5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0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成;张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北仑机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30 | 分类号: | G01B7/3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809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轴 异步 导电 塑料 角度 位移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同心轴异步双联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双联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基本为在一转轴上同时装配两套滑动电刷,对应为两路信号同步输出,而双路信号异步输出的场合则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心轴异步双联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双联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无法实现双路信号异步输出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心轴异步双联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包括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A以及相对于其背面设置的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B。
其中,所述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A包括集流电刷、正极引出端、负极引出端、信号输出端、电刷臂、电刷、轴、壳体、电阻基体、集流臂、集流环、轴衬套、挡圈、垫圈、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以及壳盖;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壳盖,所述壳体内设有所述电阻基体、轴,所述轴身上依次设有所述第一轴承、挡圈、集流臂、集流环、轴衬套、垫圈、第二轴承,所述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内;所述集流臂通过铆钉连接所述电刷臂,所述电刷臂连接所述电刷,该电刷随着轴的转动在所述电阻基体上运动,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集流电刷连接,所述集流电刷与所述集流环接触,所述正极引出端、负极引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基体连接。
其中,所述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B与所述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A结构相同,位置相反。
其中,所述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A中的所述轴与所述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B中的轴同心设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单一转轴设计成两独立的同心转轴,当需要测量各自的角度位移时,可实现双路信号异步、异速测量,特别适合于双路信号异步输出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同心轴异步双联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同心轴异步双联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的左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集流电刷,2、正极引出端,3、负极引出端,4、信号输出端,5、电刷臂,6、电刷,8、壳体,9、电阻基体,10、集流臂,11、集流环,12、轴衬套,13、挡圈,14、垫圈,15、第一轴承,16、第二轴承,17、壳盖,18、铆钉,19、轴,20、轴,100、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A,200、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同心轴异步双联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如图1、2所示,包括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A 100以及相对于其背面设置的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B 200。
所述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A 100包括集流电刷1、正极引出端2、负极引出端3、信号输出端4、电刷臂5、电刷6、轴19、壳体8、电阻基体9、集流臂10、集流环11、轴衬套12、挡圈13、垫圈14、第一轴承15、第二轴承16以及壳盖17;
所述壳体8连接所述壳盖17,所述壳体8内设有所述电阻基体9、轴19,所述轴19身上依次设有所述第一轴承15、挡圈13、集流臂10、集流环11、轴衬套12、垫圈14、第二轴承16,所述轴19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8内;所述集流臂10通过铆钉18连接所述电刷臂5,所述电刷臂5连接所述电刷6,该电刷6随着轴19的转动在所述电阻基体9上运动,所述信号输出端4与所述集流电刷1连接,所述集流电刷1与所述集流环11接触,所述正极引出端2、负极引出端3分别与所述电阻基体9连接。
所述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B 200与所述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A 100结构相同,位置相反。
所述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A 100中的轴19与所述导电塑料角度位移传感器B 200中的轴20同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将单一转轴设计成两独立的同心转轴,当需要测量各自的角度位移时,可实现双路信号异步、异速测量,特别适合于双路信号异步输出的场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北仑机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北仑机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9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灯
- 下一篇:液压传递转矩的安全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