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行人发电的电磁感应地砖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4919.0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7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龙纹强;龙文凯;陈蜀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5/00 | 分类号: | E01C15/00;E01C17/00;H02K35/02;F03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行人 发电 电磁感应 地砖 | ||
1.一种利用行人发电的电磁感应地砖,其特征在于:主体部分由透光地砖(1)、上护框(2)和下护箱(3)组成,上护框(2)的上表面有阶梯台,阶梯台上安装透光地砖(1)、下方固定踩踏开关(30),护框(2)的阶梯台与透光地砖(1)之间安装光敏传感器开关(4);下护箱(3)套入上护框(2)内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下护箱(3)的底板有支柱(14),支柱上有卡槽,卡槽分别水平固定有LED灯板、锂电池(7)、S极朝下的固定磁极(9)和发电线圈板(11);下护箱(3)的底板上固定有护板(15),N朝上的活动磁极(11)的两边有均有轴,轴穿过护板(15)上的孔且可以在孔内自由转动;上护框(2)上的阶梯台底端连接有推杆,推杆末端插入偏心摇块(16),N极朝上的活动磁极(11)的轴穿过护板(15)后连接到偏心摇块(16)上;发电线圈板(11)产生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后连接锂电池(7)充电,锂电池(7)正极和线圈整流后的公共端共同接入电源稳压系统,电流经过电源稳压系统稳压后,分别连接光敏开关(4)和踩踏开关(30),光敏开关(4)和踩踏开关(30)连接有LED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行人发电的电磁感应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箱(3)的底部固定有弹簧下支座(10),上护框(2)的阶梯台下方固定弹簧上支座(6),弹簧通过弹簧下支座(10)和弹簧上支座(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行人发电的电磁感应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箱(3)的弹簧下支座(10)和上护框(2)的阶梯台下方固定的弹簧上支座(6)均为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行人发电的电磁感应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箱(3)的底板的支柱为4个,四个立柱对应的位置有卡槽,依次为一号卡槽(25)、二号卡槽(26)、三号卡槽(27)、四号卡槽(28),一号卡槽(25)内安装LED灯板,二号卡槽(26)安装锂电池(7),三号卡槽(27)安装S极朝下的固定磁极(9),四号卡槽(28)安装发电线圈板(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行人发电的电磁感应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摇块(16)的上表面有一个偏心滑槽(22),偏心滑块(16)通过安装在护板(15)上的孔(29)内的轴(23)和N朝上的活动磁极(12)连接,同时让支柱(17)穿过偏心滑槽(22),并把上凸块(18)和下凸块(19)分别固定在偏心摇块(16)上下表面的支柱(17)上并保证上凸块(18)、下凸块(19)和偏心摇块(16)之间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行人发电的电磁感应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板(5),其上有LED照明灯(21)和LED彩灯(20),其中LED彩灯(20)布置在LED照明灯(21)四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行人发电的电磁感应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开关(30)由阴极(31)、阳极(35)和绝缘材料(32)组成,阴极(31)和绝缘材料(32)组成一个内部中空的圆柱体,截面为倒U字型,阴极(31)为上部分,绝缘材料(32)为下部分,阳极(35)由两个不同截面直径的圆柱体组成,大的圆柱体置于圆柱体内部,小的置于圆柱体外部,绝缘材料的下端有将大圆柱体卡入圆柱体内部的凸台(33);阴极(31)连接LED灯板(5)上的彩灯(20),阳极(35)接入锂电池(7)提供的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行人发电的电磁感应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线圈板(11)上有多个线圈,线圈发电后通过二极管D1~D2n整流之后为锂电池(7)充电,锂电池(7)正极和线圈整流后的公共正端共同接入芯片7805,电流经过芯片7805稳压后,供给LED照明灯(21)和LED彩灯(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行人发电的电磁感应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朝上的活动磁极(12)由多块活动磁极板组成,相应的,每一块活动磁极对应一个偏心摇块(16)和推杆(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49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
- 下一篇:改变膀胱压迫点的气囊导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