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堆放滑撬的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0182.5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4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应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8 | 分类号: | B66F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堆放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堆放滑撬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滑撬输送系统是一种用途广泛、结构简单方便的流水线输送设备,在汽车制造业里,为了维持流水线生产的连续性和灵活性,必须有足够的滑撬在生产线中循环。由于每一条生产流水线节拍不可能完全相同(其中包括工艺性质不同、设备结构不同及设备故障等问题),这样,节拍较慢的生产线前面就得设计一片较大的空滑撬存放区,否则就会因堵车而造成前面的生产停线。为了减少占地空间和设备投资,人们将空滑撬叠加起来,于是设计出了一些用于堆放滑撬的升降装置。如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014530A,授权公告日是2007年8月8日,实用新型的名称是升降装置,一种带有顶部和底部的升降装置,包括连接顶部和底部的升降杆,该升降杆上至少带有两个通过中间活节相互连接的支杆和一个用于调整顶部的高度的驱动单元。上述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空滑撬的叠加与拆分,但是这种升降装置在上升过程中会出现左右摇摆的问题,并且随着高度和滑撬数量的增加其摆幅也相应增大,这将造成设备的提前损坏,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升降装置上升过程中会出现左右摇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垂直升降导轨,升降稳定,安全可靠的用于堆放滑撬的升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堆放滑撬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台,底座,设置在升降台与底座之间的连杆机构,以及驱动连杆机构的气缸,所述的升降台两侧水平固定有至少两水平支架,水平支架外边缘设有导套,底座上竖直固定有与导套配合的导轨。通过气缸的驱动,连杆机构支撑升降台上升,通过水平支架固定在升降台上的导套与竖直固定在底座上的导轨配合,使得升降台水平方向被限制,上升过程中不会出现左右摇摆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台两侧水平固定有两水平支架,两水平支架对称设置在升降台两侧中间位置。两侧对称设置,能够更好地提高升降台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台上设有辊机构。辊机构能够很好地辅助滑撬的搬运,可以减少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带有垂直升降导轨,升降稳定;(2)设有辊机构,搬运方便;(3)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底座;2:升降台;3:辊机构;4:导轨;5:连杆机构;6:气缸;7:导套;8:水平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用于堆放滑撬的升降装置,参见图1--3,包括升降台2,底座1,设置在升降台2与底座1之间的连杆机构5,以及驱动连杆机构5的气缸6,所述的升降台2两侧水平固定有至少两水平支架8,水平支架8外边缘设有导套7,底座1上竖直固定有与导套7配合的导轨4;所述的升降台2两侧水平固定有两水平支架8,两水平支架8对称设置在升降台2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升降台2上设有辊机构3。
通过气缸6的驱动,连杆机构5支撑升降台2上升,通过水平支架8固定在升降台2上的导套7与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的导轨4配合,使得升降台2水平方向被限制,上升过程中不会出现左右摇摆的现象;所述的升降台2两侧水平固定有两水平支架8,两水平支架8对称设置在升降台2两侧中间位置,两侧对称设置,能够更好地提高升降台2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的升降台2上设有辊机构3,辊机构3能够很好地辅助滑撬的搬运,可以减少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使用时,先将滑撬移到升降台2上辊机构3的工作边上,用力推滑撬,利用辊机构3将滑撬移到升降台2中间,启动气缸6,气缸6工作,驱动连杆机构5,连杆机构5支撑升降台2上升,升降台2沿着导轨4上升,升到需要高度,升降台2停止上升,推动滑撬,将滑撬叠加到其它滑撬上。升降台2下降,重复以上操作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0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