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抓泥斗的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7782.0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5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侯可中;温武斌;杨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48 | 分类号: | E02F3/48;E02F3/47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翟洪玲;董彬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抓泥斗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抓泥斗的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电厂输煤系统大多采用水力冲洗,以抑制粉尘,冲洗后会产生大量的含煤废水。如果含煤废水中的沉淀煤泥不能及时清除,将导致水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变差,从而污染环境。
为了清除沉淀煤泥,现有技术中长采用抓泥斗(采泥器)进行清除作业。众所周知,现有的抓泥斗通常由安装在起吊架上的电动葫芦进行起吊,具体地,抓泥斗与电动葫芦的钢丝绳连接而实现起吊。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抓泥斗的驱动系统,其包括安装在起吊架的起吊梁1上的行走驱动装置2,该行走驱动装置2包括行走轮21和电机22,所述行走轮21在起吊梁1下部的轨道上可移动,从而带动包括电动葫芦31和支撑架32的起吊装置3移动,从而进一步驱动抓泥斗沿轨道方向移动。
但是,现有技术中轨道的宽度很小,而起吊装置3的宽度很大,从而制约行走驱动装置2摆动的力矩很小,以致当行走驱动装置2带动抓泥斗移动时,使得抓泥斗摆动;当电动葫芦31的起吊绳31a在一侧受力时,这种摆动更为严重;特别是抓泥斗深入水中抓煤泥且沉积的煤泥表面凸凹不平煤斗倾斜时,这种摆动尤为显著。当摆动大时电动葫芦31发生倾斜,起吊绳31a向一侧倾斜受力,严重时起吊绳31a缠绕到另外一个起吊绳31a之中,互相搅住无法继续运行,更为甚者将电动葫芦31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抓泥斗的驱动系统,通过使用该抓泥斗的驱动系统可以减少抓泥斗的摆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抓泥斗的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包括吊挂梁、行走驱动装置以及安装在该行走驱动装置上的起吊装置,所述吊挂梁的下侧固定有轨道,所述行走驱动装置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轨道上,所述轨道的宽度与所述起吊装置的宽度一致。
优选地,在所述吊挂梁和所述轨道之间固定有多个加强件,该多个加强件沿所述吊挂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具体地,所述行走驱动装置包括行走轮和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的电机。
优选地,所述行走驱动装置为偶数个,该偶数个行走驱动装置对称地安装在所述轨道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起吊装置包括两个电动葫芦。
优选地,所述起吊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分别安装在位于所述轨道的两侧的所述行走驱动装置上,所述两个电动葫芦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所述行走驱动装置上,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板和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的连接轴,所述两个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轨道的两侧,并且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下端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连接轴上。
优选地,在所述两个电动葫芦之间安装有防缠绕件。
优选地,所述防缠绕件包括安装部和固定于该安装部的防缠绕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防缠绕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部的长度,并且所述两个电动葫芦的起吊绳分别位于所述防缠绕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轨道的宽度与起吊装置的宽度一致,从而增加制约行走驱动装置摆动的力矩。因此,当行走驱动装置带动抓泥斗移动时,减小了抓泥斗的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抓泥斗的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抓泥斗的驱动系统的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抓泥斗的驱动系统的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吊挂梁 2行走驱动装置
3起吊装置 4轨道
5加强件 6防缠绕件
21行走轮 22电机
31电动葫芦 31a起吊绳
32支撑架 61安装部
62防缠绕部 71连接板
72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7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铁企业清淤小车
- 下一篇:一种钢围堰沉放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