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乃近还原罐及其通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3036.4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2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生;武胜;焦银蕾;段广播;陈红;陈剑芳;张俊杰;马胜义;王晓凤;孙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温泉 |
地址: | 0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乃近 还原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乃近还原罐进行中和反应的通氨装置及具有该通氨装置的安乃近还原罐。
背景技术
生产安乃近时,在还原罐进行完还原反应后,需要通液氨进行中和反应,此反应需要检测反应后的PH值,以前通常是伸入液面下一根用于输送液氨的不锈钢管,但是,这样经常会出现PH值到达终点后,延长时间复测而终点达不到的现象。这时就要继续通氨以达到反应完全,这样既影响了反应效果,又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安乃近还原罐的通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中和反应效果较差、增加工人劳动强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安乃近还原罐,其具有所述的用于安乃近还原罐的通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安乃近还原罐的通氨装置包括用于通氨的管道,其中,所述管道上设有多个深入安乃近还原罐液面以下的开孔以均匀地输出液氨。
根据上述通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管道为盘管。
根据上述通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管道包括主管道和次管道,所述开孔设置于所述次管道,所述次管道竖直设置且至少为两个,所述次管道的输入端和所述主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管道的输入端与液氨源连接。
根据上述通氨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管道为不锈钢材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乃近还原罐包括罐体、通氨装置和设置于所述罐体内的搅拌器,其中,所述通氨装置为上述任一所述通氨装置,所述管道穿过所述罐体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与所述搅拌器之间伸入所述罐体内部。
根据上述安乃近还原罐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开孔中位置最高的开孔设置在安乃近还原罐液面以下的、在所述搅拌器搅拌时不会溢出氨气的位置。
根据上述安乃近还原罐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开孔中位置最高的开孔距离安乃近还原罐液面至少30cm。
根据上述安乃近还原罐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开孔中位置最低的开孔低于或等于所述搅拌器的底端。
根据上述安乃近还原罐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管道从所述罐体的上方延伸入所述罐体内部。
通过在通氨的管道上设置多个开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通氨时将液氨通过开孔达到物料的各个部分,使中和反应更加均匀,提高中和反应的效率,避免反应不完全,借此,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乃近还原罐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罐体;2:电机;3:搅拌器;4:主管道;5:液面;41、42:次管道;411、412: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示意性的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乃近还原罐优选实施例包括罐体1、搅拌器3、驱动搅拌器3转动的电机2、通氨装置。通氨装置的管道包括用于从外界输入液氨的主管道4及直接向罐体1内的物料液面5以下输入液氨的次管道41和次管道42(图1中次管道位于罐体1内部两侧),竖直设置的次管道41、42均与主管道4连接,并且次管道41、42以搅拌器3为对称轴左右对称。次管道41、42上设有多个深入安乃近还原罐液面5以下的开孔以均匀地输出液氨,例如次管道41上位置最高的开孔411、位置最低的开孔412。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次管道41、42结构相同,因此,图1仅对次管道41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标注。应该理解,与主管道4连接的直接深入液面5以下的次管道41、42数量并不局限于两个,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若为一个,则任一次管道41、42可以直接与外界氨源连接以输入液氨,而无需主管道4。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管道也可以为环绕搅拌器3并靠近罐体1内壁设置的盘管(盘管时安装方法和制作工艺都比较复杂),另外,上述管道可以固定在罐体上。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主管道4和次管道41、42均为不锈钢材质。主管道4在罐体1上方与次管道41、42连接,并且次管道41、42均从罐体1的上方延伸入罐体1内部。
为了避免在搅拌器搅拌时会有氨气溢出(氨气的溢出会导致浪费且对环境不利),优选次管道41上位置最高的开孔411位于安乃近还原罐液面5以下的、在搅拌时不会溢出氨气的位置,一般距离安乃近还原罐液面5的距离H至少为30cm。另外,次管道41上位置最低的开孔412低于或等于搅拌器3的底端,以使液氨充分参与中和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30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堵头箱底部侧板内衬结构
- 下一篇:小型砂纸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