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2734.2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7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冠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电极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无痕化的触控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器结合感测技术及显示技术所形成的一种输入/输出装置,普遍使用于电子装置中,例如可携式及手持式电子装置。
电容式触控面板为一种常用的触控面板,其利用电容耦合效应以侦测触碰位置。当手指触碰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表面时,相应位置的电容量会受到改变,因而得以侦测到触碰位置。
图1显示传统触控面板的俯视图。其中,垂直电极列11与水平电极列12形成于玻璃板的同一面,借由绝缘桥接元件13互相电性绝缘。图1所示传统触控面板的垂直电极列11与水平电极列12必须以个别步骤来形成,且垂直电极列11与水平电极列12彼此间必须留有间隙(gap),才不会造成垂直电极列11与水平电极列12之间的短路。当使用者由上俯视触控面板时,会产生视觉上的痕迹(trace)现象。
鉴于传统触控面板须使用复杂的制造工艺且具有视觉的痕迹,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颖的触控电极装置及其形成方法,用以改善传统触控面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触控电极装置,其可使用单一步骤而全面形成触控电极,且由上俯视触控电极装置时,电极之间不会具有间隙,因而使得触控电极装置呈现视觉无痕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触控电极装置,其包含:基板;多个绝缘底座,设于该基板上,每一个该绝缘底座具有底切剖面,使得该绝缘底座的顶部面积大于底部面积;多条第一电极列,分别设于上述绝缘底座上;及多条第二电极列,设于该基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触控电极装置,其中该第一电极列及该第二电极列包含氧化铟锡(ITO)。
前述的触控电极装置,其中每一条该第一电极列呈第一方向排列且包含多个实体串接的第一电极;且每一条该第二电极列呈第二方向排列且包含多个第二电极。
前述的触控电极装置,其还包含多个导电件设于该基板与该第二电极列之间,用以电性串接每一条该第二电极列的上述第二电极。
前述的触控电极装置,其还包含多个导电件设于该第二电极列上,用以电性串接每一条该第二电极列的上述第二电极,并借由相应绝缘桥接元件与该第一电极列电性绝缘。
前述的触控电极装置,其中沿该第二方向相邻的上述第一电极的间距,以及沿该第一方向相邻的上述第二电极的间距为20~50微米。
前述的触控电极装置,其中该绝缘层包含光刻胶材料。
前述的触控电极装置,其中该绝缘底座的光折射率相同于该第一电极的光折射率。
前述的触控电极装置,其中该绝缘底座的底切角度大于95°。
前述的触控电极装置,其中该绝缘底座的顶部高于该第二电极的上表面至少20微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触控电极装置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可使用单一步骤而全面形成触控电极,且由上俯视触控电极装置时,电极之间不会具有间隙,因而使得触控电极装置呈现视觉无痕化。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传统触控面板的俯视图。
图2A及图2B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电极装置的俯视图。
图3A-图3D显示图2A/B的触控电极装置的形成方法的剖视图。
图4显示图2A沿剖线F-F的剖视图。
图5显示图2B沿剖线G-G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垂直电极列 12:水平电极列
13:绝缘桥接元件 2:触控电极装置
20:电极层 21:第一电极列
211:第一电极 212:间距
213:光掩模 22:第二电极列
221:第二电极 222A:导电件
222B:导电件 223:绝缘桥接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2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顶房车
- 下一篇:一种货柜车用电子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