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上房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1439.5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7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洋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233018 安徽省蚌埠市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上 房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和新能源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上房屋。
背景技术
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有效利用,将对我们的能源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轻钢结构房屋等新型轻质薄板建筑的出现,丰富了房屋的功能,并实现了房屋的工厂化。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房屋,其环保和功能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舒适、可移动,且节能环保的绿色房屋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房屋,以提供一种舒适、节能环保、可移动的房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包括:
一种水上房屋,包括:
浮力承载构件,可承载轻型节能房屋且漂浮在水面上;
轻型节能房屋,固定在所述浮力承载构件上;
创能设备,固定在所述轻型节能房屋上,将可再生能源转换为能源消耗设备所需要的能源;
能源消耗设备,设置在所述轻型节能房屋内,利用创能设备所产生的能源执行操作;
储能设备,设置在所述轻型节能房屋内,与创能设备和能源消耗设备连接;
智能管理设备,设置在所述轻型节能房屋内,在创能设备所提供的能源大于能源消耗设备所需要的能源时,控制储能设备存储创能设备所提供的多余的能源;在创能设备所提供的能源小于能源消耗设备所需要的能源时,控制储能设备为能源消耗设备提供其所需的能源。
其中,所述能源消耗设备包括:家用设备和/或感知设备。
其中,所述创能设备至少包括:太阳能-电能转换设备或太阳能-热能转换设备;所述述创能设备还可以包括以下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风力发电设备、水源热泵设备、天然气或生物能发热/发电设备。
其中,所述智能管理设备中还设置有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调节和控制电量的存储与消耗过程,以优化能源使用过程、延缓电池使用时间和寿命。
其中,所述智能管理设备中还设置有能源管理系统,用于对创能设备、储能设备与轻型节能房屋内的所有能源消耗设备的能量流动进行网络化、智能化综合管理。
其中,所述智能管理设备,为计算机,通过互联网或本地网与感知设备通信;所述智能管理设备,还用于在能源消耗设备包括感知设备时,通过所述感知设备获得所述轻型节能房屋内的环境信息,当所述环境信息到达预设状态后,控制启动/关闭/调节所述家用设备。
其中,所述储能设备包括储电设备,和/或,储热/冷设备;
所述储电设备为蓄电池;所述储热/冷设备为专用的储热/冷设备或建筑围护构件。
其中,所述浮力承载构件上还设置有牵引连接装置,当需要移动所述水上房屋时,通过拖拽所述牵引连接装置来移动所述水上房屋。
其中,所述浮力承载构件上还设置有动力驱动设备,所述动力驱动设备与所述创能设备、储能设备连接,利用创能设备和/或储能设备所提供的能源驱动所述浮力承载构件在水上移动。
其中,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储能补给接口,用于连接基地或补给船只,以使所述储存设备存储能源消耗设备所需消耗的能源。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水上房屋,可以通过建筑节能、智能控制节能等综合手段,使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够满足该新型房屋的各项能源消耗需要,能够基本实现房屋离网运行,加之不需要汽柴油等发动机等传统有污染、有噪音的能量供给方式,实现了一种完全利用新能源进行供能的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水上房屋。而在降低了建筑能耗的同时,又可以极大的丰富居住需求,为休闲旅游、移动居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选方案。本申请所提供的水上房屋必将成为未来新型建筑的又一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上房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上房屋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水上房屋控制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洋,未经蒋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14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