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性焦烟气脱硫脱硝轴径向错流移动床吸附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7246.2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2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高继贤;李静;阎冬;杨春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3 | 分类号: | B01D53/83;B01D53/76;B01D53/60;B01D53/64;B01D53/7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俞宗耀;俞昉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烟气 脱硫 脱硝轴 径向 移动 吸附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道废气综合治理技术领域,涉及燃煤火电、燃煤锅炉、炼铁烧结机、有色冶金和化工建材等领域的烟气脱硫、脱硝、脱汞、脱二噁英、除尘(含PM2.5)和脱卤化氢的烟(废)气集成净化技术,特别涉及活性焦烟气脱硫脱硝轴径向错流移动床吸附反应器。
背景技术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科技进步高速发展,然而人类在享受着科技成果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化石燃料所导致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每年排放到大气中大量的SO2和NOx造成严重的酸雨危害。因此,在“十二五”和之后更长的时间里,我国控制SO2和NOx排放和节能减排的任务很重,有着较大的脱硫和脱硝市场需求。随着对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排放到大气中的汞和二噁英等有毒物质也开始受到关注与控制,对大气污染控制从以前的单纯烟气脱硫逐渐转变为烟气脱硫、脱硝、脱汞与二噁英等多污染物的联合脱除。
我国贫硫,每年花费巨资从国外进口大量硫磺,我国农业上每年需要大量化肥,工业行业也需要大量的硫酸。同时,我国的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燃煤火电、燃煤锅炉,以及化工、钢铁、有色冶金、建材等行业向大气排放较多的SO2和NOx,造成资源浪费和大气严重污染。因此,开发能联合脱除、资源化回收的烟气净化技术对环保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是煤炭储量分布丰富的地区。我国新增加的燃煤火电坑口电站主要集中在北方缺水地区,需要发展高度节水的烟气脱硫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径向移动床和轴径向移动床是一种在石化和化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反应器,在吸附和脱附过程中也得到了应用,具有低压降、布气均匀、颗粒移动均匀、易于大型化、运行稳定等优点。但是在石化行业的径向移动床处理的体系空速高,不适合低空速过程的活性焦脱硫脱硝过程。专利ZL200810104398.8公开了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径向移动床,据报道,径向移动床未用活性焦进行料封,脱硫段活性焦层只设置一个颗粒移动速度,不区分粗脱硫与精脱硫,活性焦利用率低;在脱硝时加入氨气的喷氨入口在塔的上部,位置较高,与烟气混合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改进。日本和德国的一些单位开发的联合脱硫脱硝的反应器,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仍存在气固接触不充分、床内热点易形成、多单元多模块并联使得装置复杂等缺点,特别是气体料封段活性焦利用率较低,活性焦分层结构不合理,布气室偏大,上下段组合性能偏低等,导致烟气净化效果和设备效能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气固接触不充分、活性焦在气封段利用率低、活性焦分层不够高效合理、上下段组合性能偏低等缺点,提供一种活性焦烟气脱硫脱硝轴径向错流移动床吸附反应器,实现对烟气中的SO2、NOx、汞和二噁英等污染物的联合脱除与集成净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活性焦烟气脱硫脱硝轴径向错流移动床吸附反应器,包括置于所述反应器壁内,并由隔板上、下分隔的上段脱硝区和下段脱硫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脱硫区由外向内依次置有下段环形气流分流道、外约翰逊网、外格栅、前活性焦颗粒层、中约翰逊网、中格栅、后活性焦颗粒层、内约翰逊网、中心管壁、中心管集流道;所述上段脱硝区内置的活性焦颗粒层通过段间前颗粒下料管与下段脱硫区内前活性焦颗粒层相通,通过段间后颗粒下料管与所述后活性焦颗粒层相通;
所述下段脱硫区内置的前活性焦颗粒层和后活性焦颗粒层上方,所述隔板的下方,所述反应器壁侧面自上向下依次置有烟气进口和多个增湿降温喷嘴;所述上段脱硝区活性焦颗粒层下方、所述隔板的上方,所述反应器壁自上向下依次置有烟气出口和氨气喷入管。
所述烟气进口数量有二个,呈双口对冲环形气流道结构,环形气流道上置有多个烟气流出孔,环形气流道上部为隔板,将上段脱硝区与下段脱硫区隔开,防止气流窜行至上段脱硝区。
所述的氨气喷入管为2~4个,均布在所述反应器壁上的同一层面的周边,所述氨气喷入管通过单向阀与段间气流管连接相通,防止中心管流道中烟气的倒流。
所述增湿降温喷嘴数量为4~8个,均布排列于所述反应器壁的同一层面的周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7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智能定位导航系统
- 下一篇:船舶专用钻铰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