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灵活拼接的大载荷多功能龙门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6221.0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1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旻;马保宁;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3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活 拼接 载荷 多功能 龙门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结构技术,特别是一种可灵活拼接的大载荷多功能龙门吊。
背景技术
某款工程设备阵地地处高山,场地狭小,无道路可达,且气候多变。在此类阵地上架设大型地面工程设备,一般采取整体吊运和分块拼装方式。理想的方式是采用整体吊运,但需要超大运力的直升机,而该国及周边国家直升机运力有限,无法满足该要求,因此只能采用分块吊运、现场拼装方式进行架设。现场拼装时,直接采用直升机吊装配合难度太大且山上气候多变安全性差而不可取;同时受直升机运力所限,大型吊装设备又无法上阵地,因此必须实用新型一种易于现场拼装、吊装载荷大、吊装方式多样的可移动简易吊装装置,用于解决此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现场拼装、吊装载荷大、吊装方式多样的可移动简易吊装龙门吊。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可灵活拼接的大载荷多功能龙门吊,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龙门吊单元组成,各龙门吊单元由底部三角支撑架、上立杆、安装拉绳吊耳、侧支撑架组成,所述的上立杆与底部三角支撑架位于同一个平面,并与该底部三角支撑架中的两根斜撑杆连接处相连接,侧支撑架与该底部三角支撑架固定连接,安装拉绳吊耳设置在上立杆上;两个龙门吊单元的底部三角支撑架相平行,两个龙门吊单元的上立杆通过横梁固定连接,在横梁上设置安装吊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组合龙门吊易于现场拼装、吊装载荷大、吊装方式多样,采取分块运输、阵地组装的可拆卸结构,并控制每个分块的重量和尺寸,以便于运输和到阵地人力搬运、拼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单个龙门吊的右视图;图1(b)为单个龙门吊的主视图。
图2(a)为单个龙门吊加副吊杆时的右视图,图2(b)为单个龙门吊加副吊杆时的主视图。
图3是组合龙门吊(A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组合龙门吊(B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a)、图1(b)的单个龙门吊的右视图和主视图,本实用新型可灵活拼接的大载荷多功能龙门吊,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龙门吊单元组成,各龙门吊单元由底部三角支撑架1、上立杆3、安装拉绳吊耳4、侧支撑架2组成,所述的上立杆3与底部三角支撑架1位于同一个平面,并与该底部三角支撑架1中的两根斜撑杆连接处相连接,侧支撑架2与该底部三角支撑架1固定连接,安装拉绳吊耳4设置在上立杆3上;两个龙门吊单元的底部三角支撑架1相平行,两个龙门吊单元的上立杆3通过横梁6固定连接,在横梁6上设置安装吊耳8。
本实用新型可灵活拼接的大载荷多功能龙门吊的侧支撑架2为两根支撑杆组成,两根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一根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部三角支撑架1的两根斜撑杆连接处、上立杆3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根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部三角支撑架1的底部支撑杆垂直连接,侧支撑架2的第二根支撑杆、底部支撑杆位于同一平面。两个龙门吊单元的上立杆3和横梁6之间设置斜支撑5用于增加强度。上立杆3上的安装拉绳吊耳4为三个,分别设置在上立杆3的三个面上。安装吊耳8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均匀设置。侧支撑架2的第二根支撑杆、底部三角支撑架1的底部支撑杆上设置行走轮。
结合图2(a)、图2(b)的单个龙门吊加副吊杆时的右视图和主视图,本实用新型可灵活拼接的大载荷多功能龙门吊,在横梁6上通过螺钉连接副吊杆10,该副吊杆10通过副吊杆斜撑11与上立杆3连接,在副吊杆10的端头设置手拉葫芦7以及拉绳。
结合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可灵活拼接的大载荷多功能龙门吊,上述大载荷多功能龙门吊为两组,该两组大载荷多功能龙门吊平行布置或前后布置,前后布置时,两组大载荷多功能龙门吊中的横梁6平行,两组大载荷多功能龙门吊中位于同一个平面的底部三角支撑架1的两个上立杆3 通过长度可调节横梁12垂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手拉葫芦7(起吊载荷3t,拉链长度4m)可安装在龙门吊横梁、副吊杆等吊耳上。根据组合形式不同,组合龙门吊可分为单个龙门吊单独吊装和组合式两种吊装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6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落差式中水水箱
- 下一篇:一种带有编码器的上下层起重机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