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锡槽槽底气体可控负压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4866.0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8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梅红锦;曹艳平;马永;杨建强;朱永清;张治民;周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8/20 | 分类号: | C03B18/2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锡槽槽 底气 可控 吸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浮法平板玻璃成型的锡槽设备,特别是一种吸附锡槽槽底气体可控负压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锡槽是浮法平板玻璃生产工艺的成型设备,在浮法玻璃的成型过程中,为保护锡液不被氧化,始终会向锡槽内吹入氮气与氢气混合的保护气体,并使锡槽内始终保持正压,由于锡槽槽底的耐火材料砖中含有气体及水分,在长期高温作用下,积聚到一定程度的这种气体会突破锡槽正压的压制而蹦出,使平板玻璃产生开口气泡,从而影响平板玻璃质量。为了析出耐火材料砖中的水分及气体,一般是在使用前须对锡槽进行烘烤处理,但耐火材料中的气体并不能完全被析出。为进一步析出耐火材料中的气体,部分生产者会通过降低槽内压力,使气体在若干天内集中蹦出,严重影响生产,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生产过程中锡槽耐火材料砖中的气体蹦出的问题以及用现有技术去除耐火材料砖中气体的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吸附锡槽槽底气体可控负压吸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锡槽槽底气体可控负压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锡槽槽底的每块耐火材料砖中设有储气槽,储气槽与控制阀门通过管道连接负压吸附装置,所述负压吸附装置包括:
a、活塞缸以及活塞,活塞一侧端连有活塞推杆,并在该端中心点设置活塞拉绳,活塞拉绳的引出受力处连有配重盘;
b、活塞缸顶部端面设有常压连通口和拉绳滑轮,所述常压连通口与外界接通;
c、活塞缸底部端面设有负压连通口和控制阀接口,所述负压连通口连有活塞阀门。
所述控制阀门上设有压力指示表,用以观测生产过程中压力的变化,根据压力要求调整配重,配重越重负压吸附力越大,用配重的重量控制吸附负压的大小。
所述控制阀门用于控制被吸入活塞缸的耐火材料中的气体流量。
所述活塞阀门用于控制活塞缸内的气体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会随着生产过程的变化,从耐火材料砖中吸出相应的有害气体量,保证了平板玻璃的质量,且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
下面便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附装置的A向结构示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锡槽槽底气体可控负压吸附装置,包括锡槽底部的耐火材料砖1,每块耐火材料砖1的下端设有储气槽2,其用于存储耐火材料砖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储气槽2连有带压力指示表15的控制阀门4,控制阀门4与储气槽2通过管道3连接,控制阀门4连有负压吸附装置,所述负压吸附装置包括:活塞缸5以及活塞6,活塞6一侧端连有活塞推杆10,并在该端面中心点设置活塞拉绳12,活塞拉绳12的引出受力处连有配重盘8;活塞缸5顶部端面设有常压连通口11和拉绳滑轮9,常压连通口11与外界接通,拉绳滑轮9配合活塞拉绳12使用;活塞缸5底部端面设有负压连通口13和控制阀接口16,负压连通口13通过管道连有活塞阀门14,控制阀接口16通过管道与控制阀门4连接。
工作过程:
生产过程中,先关闭控制阀门4、开启活塞阀门14,推动活塞推杆10使活塞6至活塞缸5底部,此时已将活塞缸底部的气体排出活塞缸,活塞缸5底部和储气空间2处于负压吸附状态、活塞缸5顶部的常压接通口11与外界接通并处于常压状态,再关闭活塞阀门14、打开控制阀门4,取消活塞推杆10的推力,此时依据压力表15指示,根据压力要求增加配重盘8,使储气空间2处于合适负压,并保持负压的可控,配重盘8通过活塞拉绳12与拉绳滑轮9的配合拉动活塞6,在负压的作用下,使进入储气槽2中的耐火材料砖1所释放的气体,经管道3通过控制阀门4进入到活塞缸5底部中,当活塞缸底部中吸附足够多的气体后,再关闭控制阀门4、开启活塞阀门14,推动活塞推杆10使活塞6至活塞缸5底部,将活塞缸底部的气体排出活塞缸。如此循环往复,便可使耐火材料砖中的气体不会冲破锡液而蹦出,从而确保了平板玻璃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4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水蓄能机组发电机空气冷却器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溢流式平板玻璃成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