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预应力钢筋的内置气囊型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3947.9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9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健;徐兵;徐芳;尹冠生;荀勇;耿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F15/00 | 分类号: | E01F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预应力 钢筋 内置 气囊 型防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预应力钢筋的内置气囊型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交通设施建设过程中,交通安全设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并且更加广泛的被使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其品种繁多且样式多变。其中,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用防撞设施,是众多类型交通安全设施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安全防护设施。但是,现如今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用防撞设施中,大多数只能承受单次撞击,因而需要频繁进行维修或更换,不仅费时费力,投入成本高;并且如维修或更换不及时,则交通安全防护作用则无从谈起。另外,现有的防撞设施所能抵消的撞击能量有限,同时还存在一些仅能从某些特殊角度上来抵消局部撞击能量的防撞设备,因而防撞效果不太好,所起到的交通防护作用有限。综上,现有的交通工具用防撞设施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投入成本较高、使用寿命较短、防撞效果较差等多种缺陷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预应力钢筋的内置气囊型防撞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施工方便且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交通工具用防撞设施存在的投入成本较高、使用寿命较短、防撞效果较差等多种缺陷和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预应力钢筋的内置气囊型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钢壁板、位于外侧钢壁板内侧的内衬钢壁板、底端锚固在外侧钢壁板底部的多道预应力筋和扣装在外侧钢壁板的中上部外侧且下部通过多道所述预应力筋进行张拉的上扣钢板;所述外侧钢壁板与内衬钢壁板之间形成一个防撞腔,所述防撞腔底部设置有一层配重垫层,且所述配重垫层上部的所述防撞腔内填充有多个橡胶气囊,多个所述橡胶气囊布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内衬钢壁板位于需防护装置外侧,且内衬钢壁板与需防护装置之间设置有吸能垫层;所述外侧钢壁板、内衬钢壁板和吸能垫层布设于同一平面上,且三者的竖向高度相同,所述外侧钢壁板为一个向外凸出的圆弧形防撞板;所述上扣钢板的上端部固定在吸能垫层的顶部;所述需防护装置布设于航道或道路两侧,且所述需防护装置为防撞护栏、防撞墙或防撞柱;
布设于防撞护栏与所述防撞墙外侧的内衬钢壁板均为平直钢板一,位于所述平直钢板一外侧的外侧钢壁板为横截面为圆弧形的圆弧形钢板一,扣装在所述圆弧形钢板一中上部外侧的上扣钢板为横截面为圆弧形的圆弧形钢板三,且所述平直钢板一、所述圆弧形钢板一和所述圆弧形钢板三均沿所述防撞护栏或所述防撞墙的纵向延伸方向进行布设;所述平直钢板一、所述圆弧形钢板一和所述圆弧形钢板三的纵向长度均与所述防撞护栏或所述防撞墙的纵向长度相同;底端锚固在所述平直钢板一底部的多道所述预应力筋,沿所述防撞护栏或所述防撞墙的纵向延伸方向进行布设;
布设于防撞柱外侧的内衬钢壁板为由平直钢板二弯曲而成的环形钢板一,位于所述环形钢板一外侧的外侧钢壁板为由圆弧形钢板二弯曲而成的环形钢板二,且所述圆弧形钢板二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扣装在所述圆弧形钢板一中上部外侧的上扣钢板为由圆弧形钢板四弯曲而成的环形钢板三,所述圆弧形钢板四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所述环形钢板一套装在防撞柱外侧,所述环形钢板二套装在所述环形钢板一外侧,且所述环形钢板三套装在所述环形钢板一的中上部外侧;底端锚固在所述环形钢板一底部的多道所述预应力筋沿圆周方向进行布设。
上述一种基于预应力钢筋的内置气囊型防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能垫层为橡胶沥青垫层。
上述一种基于预应力钢筋的内置气囊型防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配重垫层为石灰土垫层。
上述一种基于预应力钢筋的内置气囊型防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侧钢壁板底部和内衬钢壁板底部的内侧壁上均匀涂刷有一层乳化沥青层。
上述一种基于预应力钢筋的内置气囊型防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侧钢壁板顶部与内衬钢壁板顶部之间的距离d1为100mm~130mm,且外侧钢壁板底部与内衬钢壁板底部之间的距离d2=c×d1,其中c=1.8~2.2;所述外侧钢壁板的外凸顶端与内衬钢壁板之间的距离b=400mm~800mm,且所述外侧钢壁板的外凸顶端与外侧钢壁板底部之间的竖向距离h=350mm~550mm。
上述一种基于预应力钢筋的内置气囊型防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侧钢壁板底部设置有供多道所述预应力筋底端锚固的锚固件,多道所述预应力筋的顶端通过锚具锚固在上扣钢板上;多道所述预应力筋的顶端与外侧钢壁板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盐城工学院,未经长安大学;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39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半导体封装体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可分离切刀的缝纫烙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