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豆腐机的电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3218.3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3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庆 |
主分类号: | A23C20/02 | 分类号: | A23C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腐机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腐机,尤指一种豆腐机的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按,使用传统方法制造豆腐:首先,将洗净、浸过的黄豆予以磨碎后获得黄豆榨取物,黄豆榨取物经由筛网或密孔布过滤,分为豆渣与豆汁;接着,仅将豆汁放进容器(如锅)中煮沸,此时,为预防豆汁过于沸腾,使用者必须小心调节加热的能量,当豆汁煮好后,添加食糖或者食盐便完成了豆浆的制作;另者,使用者欲制作豆腐时,可对煮好的豆汁添加石膏水剂进行搅拌,数分钟后,即制成豆腐花;再者,当豆腐花装进框架预设的形状,经挤压后即可制成豆腐。
然而,制造豆浆、豆腐花或者豆腐的习用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数个程序需分段执行,其制造流程繁锁,操作也复杂,且耗时也很长,藉此,传统的方法无法提高生产豆腐的豆浆的提取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豆浆的提取率的豆腐机的电解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豆腐机的电解装置,设于该豆腐机的机座,包括该机座向一侧伸出的底座和搁置于该底座的容器,以及分别设置于该底座和该容器上的电解结构,其中:所述底座具有凹陷部,该凹陷部具有承载部和侧壁;所述容器包括主体部及其配套的盖体部,该主体部包括底部及其隆起的围壁,该盖体部包括结合部及盖面部,以及所述电解结构包括PCB板、连接器和电极片,所述PCB板设有输入/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该豆腐机的控制装置,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器。
在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以凸出的态势设置于所述凹陷部的承载部,所述电极片对应于该连接器位置并以贯穿的态势设置于所述容器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以凸出的态势设置于所述凹陷部的侧壁,所述电极片对应于该侧壁上的连接器位置并以贯穿的态势设置于所述容器的围壁。
在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以凸出的态势设置于所述凹陷部侧壁的较上位置,所述电极片对应于该侧壁的较上位置安装的连接器并以贯穿的态势设置于该盖体部的盖面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一是通过电解功能增加蛋白质溶解度,从而提高豆浆的提取率;
二是经电解后的豆腐制成中,可提升凝出频率和凝胶强度,以及失水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豆腐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豆腐机的电解装置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豆腐机的电解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豆腐机之电解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提出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2所示,是该豆腐机的剖面示意图,该豆腐机的电解装置设于该豆腐机100下部的机座10,包括该机座10向一侧伸出的底座20和可搁置于该底座20的容器30,以及分别设置于该底座20和该容器30上的电解结构40,其中:
所述底座20具有凹陷部21,该凹陷部具有承载部211和侧壁212;
所述容器30包括主体部31及其配套的盖体部32,该主体部31包括底部311及其向上隆起的围壁312,该盖体部32包括可与主体部31扣合的结合部321及其覆盖该结合部321的盖面部322,以及
所述电解结构40包括安装于机座10的PCB板41、经线缆连接的连接器42和设于容器30中的电极片43,所述PCB板41设有输入/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入端连接该豆腐机设有的控制装置(未图示),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器42。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是该豆腐机之电解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所述连接器42以凸出的态势设置于所述凹陷部21的承载部211;所述电极片43对应于所述承载部211上的连接器42位置,并以贯穿的态势设置于所述底部311,藉此可准确、方便地与该连接器42导通。
请结合参阅图3所示,是该豆腐机之电解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所述连接器42以凸出的态势设置于所述凹陷部21的侧壁212;所述电极片43对应于所述侧壁212上的连接器42位置,并以贯穿的态势设置于所述围壁312,藉此也可准确、方便地与该连接器42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庆,未经李文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3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