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炉炉门的开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81126.1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2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钱晖;田文兴;童梁;陈竟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李征旦 |
地址: | 20190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炉 炉门 开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炉炉门的开闭机构。
背景技术
加热炉是将钢材加热到冲压所需要的温度的设备,它主要通过电热丝进行加热,在使用中炉室内的温度要达到一千度以上。目前的加热炉根据炉室内炉排的布置形式设置多排炉门,因此炉门要占一面炉壁的三分之二,炉门主要采用上下翻开式结构,炉门开闭机构主要是采用电机、丝杠的结构。该机构不仅加工要求较高,而且开启和关闭时间长,使炉内的热量消耗较大,导致能源浪费,对加热炉的维护也不方便,不利于在冲压环境与机器人的配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加热炉炉门的开闭机构,它能有效提升加热炉炉门的密闭性,保证炉内温度的稳定性,能降低能耗成本。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炉炉门的开闭机构,所述加热炉的正面上下排列地设有多扇炉门,每扇炉门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开闭机构,每个所述开闭机构分别包括一对气缸、一对气缸转臂、一炉门转臂及多个炉门撑臂,其中,
所述一对气缸分别通过气缸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加热炉的两侧面上;
所述一对气缸转臂的一端分别通过一关节轴承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一对气缸的活塞杆的端头连接;
所述炉门转臂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气缸转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分别通过一轴承座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加热炉的两侧面上,以使所述炉门转臂位于每扇炉门的前上方;
所述多个炉门撑臂的一端均布地固定在所述炉门转臂上,所述多个炉门撑臂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每扇炉门的外表面上。
上述的加热炉炉门的开闭机构,其中,所述每扇炉门的外表面上均布安装多对把手,每对把手的中部分别连接一根转轴,所述多个炉门撑臂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隔套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每根转轴上。
上述的加热炉炉门的开闭机构,其中,所述气缸安装座上还安装一耳环座,所述气缸安装在耳环座上。
上述的加热炉炉门的开闭机构,其中,所述轴承座是通过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加热炉的两侧面上的。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炉炉门的开闭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利用一对驱动气缸提供动力,通过连杆机构及重心偏移技术来实现热风炉炉门的快速准确开启和闭合。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炉炉门的开闭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有效提升加热炉炉门的密闭性,能大幅度降低炉内热量和保护气体的流失;
2.能极大地提升热风炉的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并能延长加热炉的使用寿命;
3.使炉门开启和关闭速度快,可在两钟内打开或关闭炉门,可以有效降低生产的能耗;
4.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炉炉门的开闭机构在使用时的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炉炉门的开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加热炉1的正面上下排列地设有多扇炉门10,每扇炉门10的外表面上均布安装多对把手11,每对把手11的中部分别连接一根转轴12。每扇炉门10分别连接一个本实用新型的开闭机构。
再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炉炉门的开闭机构,包括一对驱动气缸2、一对气缸转臂3、一炉门转臂4及多个炉门撑臂5,其中:
一对驱动气缸2分别通过一气缸安装座21及一耳环座22安装在加热炉1的两侧面上;气缸安装座21为一直角板,它的垂直面连接在加热炉1的侧面上,耳环座22安装在气缸安装座21的水平面上,驱动气缸2的下端通过一销轴铰接在耳环座22上;
一对气缸转臂3的一端分别通过一关节轴承30一一对应地与一对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的端头连接;
炉门转臂4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气缸转臂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分别通过一轴承座41可转动地连接在加热炉1的两侧面上,以使炉门转臂4位于每扇炉门10的前上方;每个轴承座41分别连接在一个安装支架42的下端面上,该安装支架42安装在加热炉1的侧面上;
多个炉门撑臂5的上端均布地固定在炉门转臂4上,多个炉门撑臂5的下端一一对应地活动连接在每扇炉门10上的每根转轴12上;每根转轴12上分别套有两段隔套13,使每个炉门撑臂5的下端位于每根转轴12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81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埋管式水平铜水套
- 下一篇:气动胶管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