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电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7123.0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9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彭若梦;陈晓强;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格瑞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3;C02F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絮凝 沉淀 一体化 装置 | ||
1.一种超声电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超声电解槽(2)和耦合沉淀池两部分,其中超声电解槽(2)包括超声探头(1)、阳极板(3)和阴极板(8),耦合沉淀池包括竖流沉淀区(4)、斜板沉淀区(12)、污泥区(7)和清水区(11),超声电解槽(2)和耦合沉淀池检修时能够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超声电解槽(2)内设有环形穿孔板,污水从穿孔板底部经溢流进入耦合沉淀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竖流沉淀区(4)为狭窄环柱结构,末端为外倾倒置环形锥结构,锥顶设有竖流沉淀导流孔(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电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耦合沉淀池为竖流沉淀耦合斜板沉淀,装置外筒内壁与内筒外壁间形成竖流沉淀区(4),斜板沉淀区(12)位于装置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内筒(5)、超声电解槽导流板(9)、出水管(10)、和排泥管(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电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为罐体,罐体直径为0.5-2.5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电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先用泵提升至超声电解槽(2)电解絮凝,再经耦合沉淀池泥水分离,最后出水达标排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电絮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阳极板(3)材质为金属铝,阴极板(8)的材质为石墨,阳极板(3)附近设置超声探头(1),兼具防止阳极钝化和强化胶体脱稳的功能;电絮凝电压:10-40V,电流:5-30A,超声频率:30-60KHZ,超声功率:150-350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格瑞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格瑞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71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