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碰锁触发机构中的扣钩复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6956.5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0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应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力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15/00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胡杰平 |
地址: | 3213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锁 触发 机构 中的 复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碰锁触发机构中的扣钩复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盗门自碰锁上的触发机构中无扣钩复位结构,自碰锁上的触发机构中的转片与自碰锁上的止退片之间不存在驱动与被驱动关系,在锁闭时,斜舌先于主锁舌伸出侧面板,伸出长度能有效使主锁舌伸出时对准锁扣盒,避免了主锁舌与门框的撞击,但现有的防盗门自碰锁存在着当门与门框产生位移时主锁舌已伸出而斜舌未完全伸到位时就会产生扣钩不能复位,从而开启门锁时扣钩不能及时的扣住拖板,影响主锁舌进入回缩状态,给门的开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自碰锁所存在的当门与门框产生位移时主锁舌已伸出而斜舌未完全伸到位时就会产生扣钩不能复位,从而开启门锁时扣钩不能及时的扣住拖板,影响主锁舌进入回缩状态,给门的开启带来不必要麻烦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当门与门框产生位移时主锁舌已伸出而斜舌未完全伸到位时不会产生扣钩不能复位现象的自碰锁触发机构中的扣钩复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一种自碰锁触发机构中的扣钩复位结构,该扣钩复位结构设在锁盒内,所述的扣钩复位结构包括主舌扭簧、止退片、拖板、转片、扣钩、扣钩扭簧,止退片的左上方设有滑动槽一,止退片的中部设有止退槽、滑动槽二和滑动槽三,止退片的右下方设有止退柱;转片的头部顶端设有柱一,转片的头部设有槽,在转片头部槽的槽孔内壁底部设有柱二,在转片的尾部设有转片滑动槽和拨片;其中,转片与扣钩依次可转动的设置在锁盒的止退片柱二上,转片上的拨片与自碰锁的斜舌尾部上的尾钩相配合,转片侧面紧贴着扣钩的钩,转片上的柱一和柱二均插入止退片上的滑动槽二内,扣钩受扣钩扭簧的作用使其上的扣趋向于与拖板上的扣柱配合,以阻止拖板带动主锁舌在主舌扭簧的作用下伸出。
在一种自碰锁触发机构中的扣钩复位结构中,止退片上的滑动槽一与锁盒上的止退片柱一动配合,止退片上的止退槽与锁盒上的止退片柱二动配合,止退片上的滑动槽三与锁盒上的止退片柱动配合,止退片在止退片扭簧的作用下趋向于向上运动。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自碰锁与现有的自碰锁相比,具有在使用中当门与门框产生位移时主锁舌已伸出而斜舌未完全伸到位时不会产生扣钩不能复位现象,避免了自碰锁在开启门锁时扣钩不能及时的扣住拖板,影响主锁舌进入回缩状态的不足之处,给门的开启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锁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扣钩复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扣钩复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转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在附图1~附图7中,其中:1表示侧面板;101表示主锁舌孔;102表示斜舌孔;2表示锁盒;201表示锁芯孔;202表示拖板导向槽;203表示止退片柱;204表示止退片柱二;205表示拨叉柱;206表示转片平衡柱;207表示主舌扭簧柱;208表示止退片柱一;209表示斜舌导向片;3表示主舌扭簧;4表示止退片;401表示滑动槽一;402表示止退槽;403表示滑动槽二;404表示滑动槽三;405表示止退柱;5表示止退片扭簧;6表示拖板;601表示滑动柱;602表示扣柱;603表示腰形槽;7表示转片;701表示柱一;702表示槽;703表示柱二;704表示转片滑动槽;705表示拨片;8表示扣钩;801表示孔;802表示钩;803表示扣;9表示扣钩扭簧;10表示斜舌;1001表示尾钩;11表示主锁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力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力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6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