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7532.2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1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颐尚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1/00 | 分类号: | B21B4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16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延装置。
背景技术
其中一种压延装置用于将圆柱形铜线、铝线或其他金属线碾压,使之成为扁平线,此种扁平线也可称为压延线。压延过程中,利用多对压辊逐渐压延金属线,直至其厚度达到使用要求。每根金属扁线长度较长,达几千米、几万米甚至几十万米。因此,每两对压辊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现有技术中的压延装置,其每两对压辊之间没有支撑装置,压延线没有支撑力支持,容易发生缠绕等问题,影响压延线的生产进度。不同材料的压延线每经过一次压延,其长度的延伸存在差别。而两对压辊之间的距离无法调整,因此不同材料的压延线压延后延伸的长度不同,导致有些压延线压延后可以张紧,而有些压延线压延后则无法张紧。这些问题致使压延装置无法适用于多种材料压延线,适用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适用性广的压延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压延装置,包括两对以上的压辊,其特征在于,两对压辊之间设置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至少一个是可升降地设置。
优选地是,所述支撑轮数目为两个以上。
优选地是,所述支撑轮可转动地设置。
优选地是,至少一个支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轮架上;所述轮架可移动地设置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可驱动轮架升降的移动装置。
优选地是,所述移动装置为丝杆;所述丝杆与支架螺纹配合;所述丝杆上端抵靠在轮架下表面。
优选地是,所述轮架上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支架,并可升降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延装置,可利用支撑轮的移动调整压延线的张紧力,每套压延装置可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压延线。对于每套压延装置,可根据使用要求实时调整压延线的张紧力,确保压延线生产顺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压延装置,包括两对以上的压辊(图中未示出)。两对压辊之间设置有5个支撑轮,即第一支撑轮1、第二支撑轮2、第三支撑轮3、第四支撑轮4及第五支撑轮5。第一支撑轮1、第二支撑轮2、第四支撑轮4及第五支撑轮5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轮架上。所述轮架即第一轮架11、第二轮架21、第四轮架41及第五轮架51。第一轮架11、第二轮架21、第四轮架41及第五轮架51设置于支架6上。
第三支撑轮3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三轮架31上。支架6上设置有丝杆7。丝杆7与支架6螺纹配合。丝杆7上端抵靠在第三轮架31下表面。丝杆7转动时可上升或下降,驱动第三轮架31升降。第三轮架31上设置有两根导向杆32。导向杆32穿过支架6,并可升降地设置。
压延线10依次绕过第一支撑轮1、第二支撑轮2、第三支撑轮3、第四支撑轮4及第五支撑轮5。五个支撑轮可为压延线10提供支撑力。第三支撑轮3可在丝杆7的作用下上下移动。图1中示出了第三支撑轮3分别位于上下两个位置时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颐尚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颐尚电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7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接转移石墨烯薄膜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柄锁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