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部进液下部出液的气动隔膜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1008.4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3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董清;周宗卓;李伟;余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倍亚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6 | 分类号: | F04B43/06;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部 下部 气动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膜泵,具体涉及一种上部进液下部出液的隔膜泵。
背景技术:
传统的隔膜泵都是从泵体下部进液,泵体上部出液。这样就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在停泵后,泵体内残存有一罐液体。如果用其抽取多种液体时,就不可避免的产生窜液现象。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部进液下部出液,就可以做到将泵体内的残夜排放干净。
发明内容:
为解决此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低,装配、维修极为方便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隔膜泵由阀芯(1)、泵体(2)、膜片(3)、脉冲电磁阀(4)、消音器(5)、排液角座阀(6)等组成。阀芯(1)由弹簧(7)、导向杆(8)、导向套(9)、密封座(10)、锁紧螺母(11)、密封圈1(12)、密封圈2(13)等组成。
在泵体上设有通气用的脉冲电磁阀(4),在泵体下部设有用于排放残夜的的排液角座阀(6),阀芯(1)由弹簧(7)、导向杆(8)、导向套(9)、密封座(10)锁紧螺母(11)、密封圈1(12)、密封圈2(13)组成,在泵体上设有消音器(5)。
首先,脉冲电磁阀(4)打开,向泵体(2)的气体腔内通压缩空气,膜片(3)受压后张开,此时泵体(2)的液体腔收缩,产生正压,将隔膜泵下部的阀芯(1)打开,上部的阀芯(1)关闭,向外排液。
然后,脉冲电磁阀(4)关闭,膜片(3)回收,此时泵体(2)的液体腔膨胀,产生负压,将隔膜泵上部的阀芯(1)打开,下部的阀芯(1)关闭,从外部抽取液体。
隔膜泵工作完毕,打开排液角座阀(6),通过大气压将泵体内的残夜排放干净。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阀芯(1)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隔膜泵由阀芯(1)、泵体(2)、膜片(3)、脉冲电磁阀(4)、消音器(5)、排液角座阀(6)等组成。阀芯(1)由弹簧(7)、导向杆(8)、导向套(9)、密封座(10)、锁紧螺母(11)、密封圈1(12)、密封圈2(13)等组成。
首先向隔膜泵供压缩空气时,在脉冲电磁阀(4)的作用下,膜片(3)不停地膨胀-收缩-膨胀-收缩。
当膜片(3)收缩时,泵体(2)的液体腔膨胀,产生负压,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部阀芯(1)的导向杆(8)克服弹簧(7)的压力向下运动,将上部阀芯(1)打开;下部阀芯(1)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关闭。从而将液体抽入泵体(2)的液体腔。
当膜片(3)膨胀时,泵体(2)的液体腔收缩,产生正压,此时,泵体(2)的液体腔的压力大于大气压,下部阀芯(1)的导向杆(8)克服弹簧(7)的压力向下运动,将下部阀芯(1)打开;上部阀芯(1)关闭。从而将液体压出泵体(2)的液体腔。
如此循环往复,就实现了隔膜泵从上部进液和下部出液的功能。
隔膜泵工作完毕后,打开排液角座阀(6),通过大气压将泵体液体腔内的残夜排放干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运行可靠,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低,装配、维修极为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倍亚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倍亚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10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助设备的交通卡塑料件
- 下一篇:硬币暂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