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转向把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9511.6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7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兴;张国镇;陈智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2 | 分类号: | B62K21/12;B62K21/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转向 把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转向把手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组装简易以及有效定位油门把手总成的机车转向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一种熟知的机车转向把手结构1主要包括有一转向把手10及一油门把手总成20。
转向把手10具有一定位孔11。
油门把手总成20是由一第一油门座体21、一第二油门座体22、一油门线23及一握把24所构成。第二油门座体22是连接于第一油门座体21,并且第二油门座体22具有一定位销22a。油门线23是穿设于第二油门座体22之中,并且油门线23是连接于握把24的一油门转盘24a。
就油门把手总成20与转向把手10的组装而言,先将第二油门座体22的定位销22a设置于转向把手10的定位孔11之中,接着将穿设于第二油门座体22中的油门线23连接于握把24的油门转盘24a,最后再将第一油门座体21锁固于第二油门座体22,如此即可完成组装以及达成限制第一油门座体21与第二油门座体22相对于转向把手10的旋转。
然而,虽然机车转向把手结构1具有组装简易的特点,但第二油门座体22的定位销22a与转向把手10的定位孔11之间的配合却会易于因间隙问题而产生晃动。此外,由于油门把手总成20的第一油门座体21、第二油门座体22、油门线23及握把24无法在生产线外先行组装,而必须在生产线上进行组装,故其会造成在生产线上的制造工时增加。
请参阅图2,另一种熟知的机车转向把手结构1’是在转向把手10’上成型有一螺孔11’。因此,就油门把手总成20’与转向把手10’的组装而言,先将一螺栓B穿过第二油门座体22’而锁附于转向把手10’的螺孔11’之中,接着将穿设于第二油门座体22’中的油门线23连接于握把24的油门转盘24a,最后再将第一油门座体21锁固于第二油门座体22’,如此即可完成组装以及达成限制第一油门座体21与第二油门座体22’相对于转向把手10’的旋转。
然而,虽然机车转向把手结构1’可以有效避免第一油门座体21及第二油门座体22’相对于转向把手10’的晃动,但机车转向把手结构1’的组装过程会更为繁复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组装简易以及有效定位油门把手总成的机车转向把手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车转向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转向把手,具有一握持部及一环状部,其中,该环状部连接于该握持部,并且具有一第一卡合部;以及一油门把手总成,穿设于该转向把手的该握持部之上,并且抵接于该转向把手的该环状部,其中,该油门把手总成具有一第二卡合部,以及该第二卡合部卡合于该环状部的该第一卡合部。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转向把手结构,该油门把手总成更具有一油门座,该油门座抵接于该转向把手的该环状部,以及该第二卡合部成型于该油门座之上。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转向把手结构,该油门把手总成更具有一握把,该握把连接于该油门座,以及该油门座设置于该转向把手的该环状部与该握把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转向把手结构,该第一卡合部为一凹槽,以及该第二卡合部为一突块。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转向把手结构,该第一卡合部为一突块,以及该第二卡合部为一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转向把手结构,该转向把手的握持部成型有复数个咬花纹条,用以增进该油门把手总成与该握持部之间的结合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转向把手结构,该咬花纹条邻接于该转向把手的该环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转向把手结构,该转向把手的握持部成型有复数个咬花纹条,用以增进该油门把手总成的该油门座与该握持部之间的结合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转向把手结构,该油门把手总成更具有一油门线,以及该油门线锁固于该油门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油门把手总成与转向把手的组装过程中,仅需将油门把手总成穿设于转向把手的握持部之上,并且使得油门座的第二卡合部卡合于转向把手的环状部的第一卡合部,即可完成组装以及达成限制油门座相对于转向把手的旋转。同时,油门座还可以藉由复数个螺栓的锁附而更加固定于转向把手的握持部之上。此外,油门把手总成的油门座、油门线及握把可以在生产线外先行组装,因而可以降低在生产线上的制造工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机车转向把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机车转向把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转向把手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9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大容积干散货运输集装箱
- 下一篇:笼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