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螺旋变距旋耕起垄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6087.X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8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顾厚武;刘峰;黎茶根;彭耀东;张春华;李飚;杨卫平;张福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江西省烟草专卖局 |
主分类号: | A01B33/00 | 分类号: | A01B33/00;A01B33/08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螺旋 变距旋耕起垄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耕起垄机,尤其涉及一种双螺旋变距旋耕起垄机。
背景技术
旋耕起垄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用于如烟叶、蔬菜、棉花、油菜等旱地作物的耕作机械,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单螺旋旋耕起垄机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作业时存在刀轴缠草的问题,由于单螺旋结构,使得在工作时起垄刀单向受力,导致垄形一致性差及变异系数大的情况,甚至出现机器工作时跑偏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起垄稳定性好,方便实用的双螺旋变距旋耕起垄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限深调整机构、机罩、链轮传动机构、传动轴、传动控制箱、传动控制手柄、刀架和刀片, 其特征在于机罩后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限深调整机构,机罩上部内侧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连有传动控制箱,传动控制箱上连有一传动控制手柄,传动轴两端均连接在链轮传动机构的上部,刀架的两端均连接在链轮传动机构的下部,刀架对称设有两个互为反方向双螺旋结构,并且双螺旋结构的螺距呈从刀架两端往中间逐渐增大,刀片连接在刀架的双螺旋结构的螺旋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刀片左右对称布置,使机构受力平衡,有利于起垄机的行驶稳定性,刀架的位置满足空间变螺距双螺旋规律,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调节工作部件各区域的土壤输送量,有效解决了垄形一致性差及变异系数大的问题,将旋耕刀与起垄刀混装在刀架轴上,其中旋耕刀可提高土壤破碎效果,并能有效减少轴的缠草现象。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螺旋变距旋耕起垄机结构合理,作业质量可靠,互换性好,便于维护保养,操作简便,价格合理,是理想的整地作业机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限深调整机构 2、机罩 3、链轮传动机构 4、传动轴5、传动控制箱 6、传动控制手柄 7、刀架 8、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限深调整机构1、机罩2、链轮传动机构3、传动轴4、传动控制箱5、传动控制手柄6、刀架7和刀片8,机罩2后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限深调整机构1,机罩2上部内侧设有传动轴4,传动轴4上连有传动控制箱5,传动控制箱5上连有一传动控制手柄6,传动轴4两端均连接在链轮传动机构3的上部,刀架7的两端均连接在链轮传动机构3的下部,刀架7对称设有两个互为反方向双螺旋结构,并且双螺旋结构的螺距呈从刀架7两端往中间逐渐增大,刀片8连接在刀架7的双螺旋结构的螺旋线上;在使用时,传动轴4在传动控制箱5和传动控制手柄6控制下转动,带动链轮传动机构3,链轮传动机构3带动刀架7旋转,刀架7上的刀片8开始旋转工作,通过限深调整机构1控制刀片8工作的深度,由于刀片8为对称的互为反方向双螺旋结构,使得在沿刀架7方向上刀片8受力平衡,保证了工作的平稳性,不会发生跑偏现象;同时可以将旋耕刀与起垄刀混装在刀架轴上,其中旋耕刀可提高土壤破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江西省烟草专卖局,未经江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江西省烟草专卖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6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具自保护电路的铅酸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