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砌块干燥室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9276.4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2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生;柏飞;梁嘉琪;李云;赵怡然;陈建中;陈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柏飞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5/00;F26B25/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砌块 干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砌块干燥室,特别是一种建筑湿坯料干燥室,属于建筑材料湿坯料干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其砖瓦、墙体材料、陶瓷、耐火材料等生产经常采用室式干燥室进行干燥。传统的室式干燥室是侧面、顶面具有维护结构的构筑物,两端(或一端)设门,其它面设置有热空气(或热烟气)进口和潮湿空气出口。 由于砖瓦、墙体材料、陶瓷、耐火材料等制品在成型时,往往是先制作成含有一定水份的块状湿坯后,再用手推车推入室式干燥室,人工堆码在干燥室中,码满干燥室后关上干燥室门,向干燥室中通过送热总风管输送热空气,热空气蒸发湿坯内的水份,使湿坯逐渐干燥至要求含水率得到干坯。当湿坯干燥好后,打开干燥室门,人工将干坯码上手推车,推出干燥室外,整个干燥过程结束。现有技术中的室式干燥室由于普遍采用独立式结构,这种独立式结构的干燥室是将每个干燥室独立设置,并将送热总风管的热风直接输入到单个的干燥室中对块状湿坯料进行干燥,这种独立结构的干燥室不仅存在着能耗高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制作成本高、不易进行自动控制等问题;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干燥室直接通过干燥室设置的与外界相通的通气孔将室内的潮气排出到外界,这种自然排潮方式,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对干燥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在现有的干燥室内部,其干燥介质的均布主要依靠设置于干燥室内的轴流风机、旋转布风器,由于干燥室内工作环境潮湿、含硫量较高,因此干燥室中的这些设备非常容易损坏。所以现有的建筑砌块干燥室的使用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耗低、结构紧凑、投资较少、占地面积较少、并且适合于自动化控制、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较长的建筑砌块干燥室,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砌块干燥室为,该干燥室为通道式窑体结构的干燥室,并且按偶数并排排列有至少两间干燥室,在每个通道式窑体结构的干燥室的两端都设有干燥室密闭门,在每两个干燥室之间都设置一个送热支烟道和一个排潮支烟道,送热支烟道设置在排潮支烟道的下方,在送热支烟道上设有与其两边的干燥室内腔下部相通的送热风孔,在排潮支烟道上设有与其两边的干燥室内腔的上部相通的排潮孔,在每个排潮支烟道的一端都连通有一个排潮立管,并且排潮立管设置在干燥室的室外顶部,送热总风管设置在干燥室的室外顶部,并且在送热总风管上并联有与其相连通的送热支风管,每个送热支风管分别与一个送热支烟道相连通。
在上述每个送热支风管上串联有电动热风闸和变频送热风机;并且在每个送热支风管上装有能使送热支风管的内腔与外界相通的电动冷风闸。
在上述每个与排潮支烟道连通的排潮立管上都设有变频排潮风机。
在上述每个与送热支烟道相连通的送热支风管上都设有温度传感器。
在上述每个排潮支烟道中都设有湿度传感器。
在上述干燥室的外部设有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装置,并且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装置通过控制导线分别与电动热风闸的驱动电机、变频送热风机、电动冷风闸的驱动电机、变频排潮风机、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连接。
在上述每个干燥室内的相互对称的两面墙上都设有用于支撑放置块状湿坯料的托板用的混凝土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柏飞,未经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9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