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对射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45442.3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5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巫乔顺;李杰;杨洋;匡胜徽;彭海波;杨滔;张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对射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红外对射探测器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红外对射技术正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其中的红外对射探测器大都安装在建筑物内的墙体上,或者安装在室内或室外的地面支撑架上。对于安装在室外地面支撑架上的红外对射探测器而言,现有技术仅采用简单的遮挡罩进行防护,既难于挡住风吹、雨淋等自然损毁,更难于防备被偷、被盗的问题,最终失去红外对射探测器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使用可靠、防护效果好的红外对射防护装置,以保护红外对射探测器,最大程度地让其免受自然环境的侵害,防止被偷、被盗,以充分发挥红外对射探测器应有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红外对射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固定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其顶部带水平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立柱外围设有其上带透过窗和穿线孔,其顶部带盖的壳罩,以便通过壳罩上的透过窗,向外射出红外对射光束,发挥红外对射探测器应有的作用,同时通过壳罩使红外对射探测器免受自然环境的侵害,防止被偷、被盗。
所述透过窗设置在与壳罩内的立柱顶部的水平台相对应的壳罩上,以便立柱水平台上的红外对射探测器的红外对射光束经透过窗向外射出。
所述壳罩上位于透过窗上方设有挡雨罩,以防雨水射入。
所述壳罩顶部的盖大于壳罩,以防雨水、灰尘进入。
所述壳罩上的穿线孔设置在壳罩底部,连接红外对射探测器的电缆穿过该穿线孔与常规控制器电连接,以便控制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既不影响红外对射探测器的正常工作,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护红外对射探测器免受自然环境的侵害,防止被偷、被盗,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使用可靠、防护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对射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固定红外对射探测器8的其顶部带水平台的立柱9,立柱9外围设有其上带透过窗3和穿线孔1,其顶部带盖5的壳罩2,透过窗3设置在与壳罩2内的立柱9顶部水平台相对应的壳罩2上,以便立柱9水平台上的红外对射探测器8的红外对射光束经透过窗3向外射出;透过窗3上方的壳罩2上设有挡雨罩7,以防雨水射入;壳罩2顶部的盖5大于壳罩2,盖5的一端通过铰轴4铰接在壳罩2顶部,另一端通过螺钉6固定,以防雨水、灰尘进入;壳罩2上的穿线孔1设置在壳罩2底部,连接红外对射探测器8的电缆穿过该穿线孔1与常规控制器电连接,以便控制红外对射探测器8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45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