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耳机接口的音频智能密码钥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2921.1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宋翌;丁义民;黄钧;王强;杨会峰;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接口 音频 智能 密码 钥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支付领域,特别是多耳机接口的音频智能密码钥匙。
背景技术
目前,网上银行普遍采用智能密码钥匙(USB KEY)对用户的交易行为进行保护,由于密码钥匙采用多种加密算法和软硬件安全机制,因此黑客和病毒软件很难对密码钥匙的内部数据和密码进行窃取,交易过程中密码钥匙采用加密数据与银行后台系统进行交互,即使数据被监听,也无法伪造和破解,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安全。
但是,对于移动支付领域,由于手机终端缺少主机 USB 接口,所以传统的智能密码钥匙难以得到大量应用。现在,出现了一种通过手机的耳机音频接口进行通讯来传递加密信息的新型智能密码钥匙,这种智能密码钥匙通过将数据调制成音频信号,然后通过手机的耳机接口的麦克输入将数据发送给手机,手机则通过左右声道将数据传递给智能密码钥匙。由于几乎所有的手机都具有音频接口,所以这种音频智能密码钥匙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可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很多手机的耳机插孔尺寸和线序不一致。常用的立体声耳机线序即包括两种,L/R/M/G 和 L/R/G/M,两种线序分别被不同的手机厂商所采用。耳机插孔的尺寸也不尽相同,如 3.5mm 和 2.5mm等。
现有技术中的音频智能密码钥匙,普遍只支持一种线序、一种尺寸,如图1所示,这对于不同线序或者尺寸的手机需要提供不同的智能密码钥匙。在智能密码钥匙的销售和服务过程中,需要根据客户所提供机型,选择适合的音频智能密码钥匙,增加了销售和服务的复杂度。另外,用户在使用中如果需要更换手机,那么智能密码钥匙也要同步进行更换,增加了客户的成本,也影响音频密码钥匙的使用及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耳机接口的音频智能密码钥匙。它能同时提供多个耳机接口,以适应不同的耳机线序和满足不同的耳机插孔尺寸,具有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多耳机接口的音频智能密码钥匙,它包括耳机接口、音频解码电路、音频编码电路和加解密/存储电路。耳机接口里置有左声道L、右声道R、地G和麦克输入M。左声道L 或右声道R作为手机的音频信号输出,音频解码电路对该音频信号进行解码,恢复其数据;地G与音频智能密码钥匙的地线相连接;音频编码电路对数据进行音频编码并输入到麦克输入M。加解密/存储电路分别与音频解码电路和音频编码电路相互连接。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耳机接口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各耳机接口的线序或者尺寸不相同。各耳机接口之间的左声道L、右声道R、地G和麦克输入M 分别一一对应相连接 。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多个耳机接口能适应各种手机终端的需求,方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耳机线序和耳机接口尺寸。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音频智能密码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耳机接口4、音频解码电路1、音频编码电路2和加解密/存储电路3。耳机接口4里置有左声道L、右声道R、地G和麦克输入M,各耳机接口4的线序或者尺寸不相同,但各耳机接口4之间的左声道L、右声道R、地G和麦克输入M分别一一对应相连接。 各耳机接口4里的左声道L未使用;使用右声道R作为手机的音频信号输出,音频解码电路1对该音频信号进行解码,恢复其数据;地G与音频智能密码钥匙的地线相连接;音频编码电路2对数据进行音频编码并输入到麦克输入M。加解密/存储电路3分别与音频解码电路1和音频编码电路2相互连接。
图2的实施例中仅给出了两个耳机接口,它在耳机线序为 L/R/M/G 和 L/R/G/M 的手机终端上都可以使用。
图 2 的示例中各耳机接口 4 使用的右声道 R, 未使用左声道, 在实际实现时, 也可以使用左声道 L。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示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熟悉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路显而易见的变换或者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2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