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料喷射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1976.0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洋史;小林信章;斋藤贵博;中井敦士;冈本良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51/06 | 分类号: | F02M51/06;F02M61/06;F02M61/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喷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发动机的燃料喷射中使用的燃料喷射阀。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技术,公开有下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在该公报中公开了在喷嘴上形成有在中心部彼此连通的多个槽形的流路,且形成有与该流路的端部连通的涡流室的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98028号公报
若流路与涡流室的连接部分的壁部厚,则存在有几乎不产生流动的燃料的死水区域可能变大,从而无法使燃料效率良好地回旋,无法实现燃料喷雾的微粒化。另外,若壁部变薄,则可能会产生流入流动与回旋流动的直接冲撞,从而损失流动的能量,妨碍微粒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着眼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死水区域且同时能够避免流动的冲撞的燃料喷射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连通路与涡流赋予室的连接部分设有与涡流赋予室的壁部连续而延长的延长壁,且延长壁的上侧的壁部的厚度比下侧的壁部的厚度形成得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燃料喷射阀,其具备:
设置成能够开闭阀的阀芯;
形成有在闭阀时供所述阀芯落座的阀座,且在下游侧具有开口部的阀座构件;
设置在所述阀座构件的下游的喷嘴板;
形成在所述喷嘴板上,且在内部使燃料回旋而对该燃料赋予回旋力的涡流赋予室;
形成在所述涡流赋予室的底部且向外部贯通的喷射孔;
形成在所述喷嘴板上,且将所述涡流赋予室与所述阀座构件的所述开口部连通的连通路,
所述燃料喷射阀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通路与所述涡流赋予室的连接部分设有与所述涡流赋予室的壁部连续而延长的延长壁,
从所述喷嘴板的径向观察所述延长壁在所述喷嘴板上的轴向截面时,所述延长壁的上侧的壁部的厚度比下侧的壁部的厚度形成得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燃料喷射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板通过电铸、切削、冲压、蚀刻、压花而形成。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死水区域且能够避免流入流动与回旋流动的冲撞。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燃料喷射阀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嘴板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喷嘴板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例1的涡流室及燃料喷射孔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延长壁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1的延长壁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1的延长壁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1的延长壁的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1的延长壁的剖视图。图10是在实施例1的涡流室及燃料喷射孔的立体图中记载了燃料的流动的图。
图11是另一实施例的涡流室及燃料喷射孔的俯视图。
图12是另一实施例的喷嘴板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喷嘴板的图。
图14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喷嘴板的图。图15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喷嘴板的图。
图16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喷嘴板的图。
图17是另一实施例的喷嘴板的立体图。
图18是另一实施例的喷嘴板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燃料喷射阀
4 阀芯
6 阀座
7 阀座构件
8 喷嘴板
44 燃料喷射孔(喷射孔)
45 连通路
46 涡流赋予室
46b 延长壁
48 下游开口部(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对实施例1的燃料喷射阀1进行说明。
[燃料喷射阀的结构]
图1是燃料喷射阀1的轴向剖视图。该燃料喷射阀1是在机动车用汽油发动机中使用,且朝向进气歧管内喷射燃料的所谓的低压用的燃料喷射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19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