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后排吹面风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0612.0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6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谭传智;叶坚;严旭;孙庆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6 | 分类号: | B60H1/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排 风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后排吹面风管。
背景技术
在汽车乘员舱内空调系统吹面模式下,传统低端轿车没有设计后排吹面风管,后排乘客比较难感受到前排吹面风管吹出来的风,舒服感较差;因此,在中高端轿车内加后排吹面风管是必要的。
目前对后排吹面风管的设计都是先确定后排吹面格栅部分,然后再整体布置一定的空间来放置后排吹面风管,后排吹面风管的进风口接HVAC(即空调系统)的吹面出风口,后排吹面风管的出风口接后排吹面格栅,后排吹面风管一般放置在中控台里面,空间较小。
现有的中高端轿车用的后排吹面风管(参见图1),包括风管本体,该风管本体由直吹段管道1和分风段管道2通过泡沫密封圈连接构成,直吹段管道1具有进风口11,分风段管道2呈Y字型,具有第一出风口22和第二出风口23。该后排吹面风管在与HAVC和后排吹面格栅连接后,HVAC产生的风从进风口11进入直吹段管道1,再通过连接处3(即直吹段管道1与分风段管道2的连接处)进入分风段管道2,然后到达第一出风口22和第二出风口23,再通过后排吹面格栅(图中未画出)到达乘员舱内后排乘客处。这种后排吹面风管在直吹段管道与分风段管道的连接处压力损失较大,该连接处制约着风量的顺利通行;同时泡沫密封圈使其成本增加,而且安装后,密封效果不好,容易漏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后排吹面风管,以降低压力损失,增大风管的出风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后排吹面风管,包括风管本体,该风管本体由直吹段管道和分风段管道构成,所述直吹段管道具有进风口,所述分风段管道呈Y字型,具有第一、第二出风口,所述风管本体为一吹塑成型的整体管(即直吹段管道与分风段管道为一体式结构)。
在使用时,该后排吹面风管的进风口接HVAC的吹面出风口,后排吹面风管的第一、第二出风口接后排吹面格栅;HVAC产生的风直接从进风口到第一、第二出风口,再通过后排吹面格栅到达乘员舱内后排乘客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风管本体为一吹塑成型的整体管,降低了压力损失,增大了风管的出风量;风管本体不需要采用泡沫密封圈,降低了成本,比现有的车用后排吹面风管省去了一道安装程序,同时其密封性好。通过对本实用新型和现有的车用后排吹面风管的数模进行CFD分析和实际出风量的测量,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比现有的车用后排吹面风管的风量增大了18%,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保证了后排乘客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车用后排吹面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后排吹面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的车用后排吹面风管,包括风管本体,该风管本体为一吹塑成型的整体管,其由直吹段管道1和分风段管道2构成,直吹段管道1具有进风口11,分风段管道2呈Y字型,在分风点21处分为两根管道,其中一根管道具有第一出风口22,另一根管道具有第二出风口23。
在使用时,该后排吹面风管的进风口11接HVAC的吹面出风口(图中未画出),后排吹面风管的第一出风口22和第二出风口23分别接后排吹面格栅(图中未画出);HVAC产生的风直接从进风口11进入直吹段管道1,再进入分风段管道2,然后在分风点21分成两路,分别到达第一出风口22和第二出风口23,再通过后排吹面格栅到达乘员舱内后排乘客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0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