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式玻璃幕墙清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4710.3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1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文熙 |
主分类号: | A47L11/38 | 分类号: | A47L11/38;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07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玻璃 幕墙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快速攀爬光滑墙面,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清洗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幕墙的清洗主要由人工完成,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已知类似的发明专利为爬壁式玻璃幕墙自动清洗机,专利号为ZL200720031773.1,上、下框支架分别装有吸盘,通过电机带动上、下框支架交替运动使清洗机行进,其吸盘通过抽真空系统和抽真空电机吸附于墙面,通过毛刷喷雾系统进行清洁。但此已知机械若要投入市场还需解决以下缺陷:一、效率低,上、下框支架的交替运动无法获得较快的行进速度;二、不够稳定,此清洗机需要五个电机,再加上电源,则重量必然很大,行进时却只有四个吸盘附着在墙上,当到达墙面接缝处时可能有一两个吸盘失效,很容易因摩擦力不够而掉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创造一种能节省人力,并且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履带式玻璃幕墙清洗机。
为了达到快速爬墙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使用履带驱动清洗机行进,每两个履带板之间都安装了吸盘。当驱动履带的电机逆时针转动时,主动轮被带动做逆时针旋转。吸盘运动到从动轮上方时,在轮和履带板的作用下被向外弯折,其凹面将变平,吸盘运动到从动轮下方时被平压在墙面上,之后离开从动轮位置吸盘将恢复原来形状,同时履带板起到将吸盘向上拉拽的作用。吸盘是通过其内外空气的压强差产生正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来工作的。而履带板的拉拽作用使其变形加剧,从而减小它的内部气压,进一步增大摩擦力。履带正常工作时有大量吸盘吸附在墙上,就算部分吸盘失效,清洁机也不会从墙面掉落。由于稳定性高,履带可以以较快的速度行进,从而达到快速清洁的目的。
为了达到高效清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使用一个旋转的圆柱体海绵进行墙面清洁。当驱动海绵的电机逆时针转动时,海绵被带动做逆时针旋转。海绵在拉伸弹簧的拉力作用下与墙面接触。支架的最前端是洒水装置,相当于一端被封闭的管体,其前端开有小孔用于洒水。为了减轻清洗机重量,机座上不设置储水装置,水通过外接的水管流到洒水装置,再通过其前端的小孔喷出。
为了使清洗机制造简单,操作方便,两个电机皆为直流电动机,采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电机,实现电机的正反转。
当需要清洁机向反方向行进并进行清洁工作时,使用单刀双掷开关使两个电机顺时针转动,并将支撑海绵的支架摆到另一方向。由于本机械只能直线行驶,当清洁完一个区域后需手动放置继续清洁下一区域。
履带板、履带轮、机座、齿轮、带轮及支撑圆柱体海绵的支架都用塑料制造。这样可以大幅减小整个机械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履带驱动达到快速行进的目的;无需抽真空装置,减少重量,降低能耗;大量吸盘吸附墙面,提高工作的稳定性;旋转的海绵能达到高效清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能降低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图1的右视图
图3履带的装配图
图4吸盘进入履带轮位置的示意图
图5吸盘离开履带轮并被平贴在墙上的示意图
图6清洗机构的B-B横向剖视图
图7吸盘与履带板装配的剖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9清洗机构的A-A纵向剖视图
图中1.二级齿轮机构,2.机座,3.带传动机构,4.圆柱体海绵,5.支架,6.带传动机构,7.弹簧,8.齿轮组,9.电机,10.履带板,11.电机,12.吸盘,13.轴,14.履带轮(主动轮),15.轴,16.履带轮(从动轮),17.轴,18.洒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履带行进机构和清洗机构。两个机构由同一个电路控制,如图8所示,这样可实现一边移动一边清洗。但两个机构的运动分别由不同的电机(9和11)驱动,因此它们的运动不互相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文熙,未经黄文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4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