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焊接式密封管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1289.0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3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张建华;刘福兰;杨浩;陈永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9/028 | 分类号: | F16L19/028;F16L19/03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伍孝慈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密封 管接头 结构 | ||
1.一种非焊接式密封管接头结构,包括两根任意长度且两端相对的管道(11),所述两根任意长度的管道(11)相对的两端上均分别套装有螺母(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任意长度且两端相对的管道(11)之间还设有对丝接头(13),且两根管道(11)由对丝接头(13)的两端进入其内部,并与对丝接头(13)的内壁紧密接触,对丝接头(13)的两端外侧均设有外螺纹(131),螺母(12)套装在管道(11)的两端上并通过所述外螺纹(131)固定在对丝接头(13)的两端;所述对丝接头(13)的两端内侧还设有至少一层环形密封台阶(132),且两根任意长度的管道(11)相对的两端附近均设有一环形凸起(111),该环形凸起(111)与所述环形密封台阶(132)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所述环形间隙中设有挡圈(14)与O型密封圈(15),且挡圈(14)置于O型密封圈(15)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焊接式密封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凸起(111)呈圆弧状,且圆弧状环形凸起(111)的顶部与对丝接头(13)两端内侧的环形密封台阶(132)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焊接式密封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圈(14)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并环向插入圆弧状环形凸起(111)与环形密封台阶(132)的接触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焊接式密封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丝接头(13)两端内侧的环形密封台阶(132)为两层,其中靠近对丝接头(13)两端的一层与环形凸起(111)的顶部紧密接触,另一层与管道(11)的外壁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焊接式密封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任意长度的管道(11)进入对丝接头(13)的两端后,它们的中轴线与 对丝接头(13)的中轴线相互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焊接式密封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2)与对丝接头(13)横截面的最大直径相等。
7.一种非焊接式密封管接头结构,包括一根任意长度的管道(21)与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元件(26),所述任意长度的管道(21)上套装有螺母(22),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长度的管道(21)与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元件(26)之间还设有对丝接头(23),且管道(21)由对丝接头(23)的其中一端进入其内部,并与对丝接头(23)的内壁紧密接触,对丝接头(23)的两端外侧均设有外螺纹(231),螺母(22)套装在管道(21)上并通过所述外螺纹(231)固定在对丝接头(23)的该端上,所述对丝接头(23)还通过其另一端外侧的外螺纹(231)与连接元件(26)的内螺纹相互固定并连通;所述管道(21)进入对丝接头(23)的一端内侧还设有至少一层环形密封台阶(232),且管道(21)的端面附近设有一环形凸起(211),该环形凸起(211)与所述环形密封台阶(232)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所述环形间隙中设有挡圈(24)与O型密封圈(25),且挡圈(24)置于O型密封圈(25)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焊接式密封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凸起(211)呈圆弧状,且圆弧状环形凸起(211)的顶部与对丝接头(23)内侧的环形密封台阶(232)紧密接触;所述的挡圈(24)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并环向插入圆弧状环形凸起(211)与环形密封台阶(232)的接触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非焊接式密封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丝接头(23)内侧的环形密封台阶(232)为两层,其中靠近环形密封台阶(232)所在对丝接头(23)一端端面的一层与环形凸起(211)的顶 部紧密接触,另一层与管道(21)的外壁紧密接触;所述的对丝接头(23)与连接元件(26)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焊接式密封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长度的管道(21)进入对丝接头(23)的其中一端后,其中轴线与对丝接头(23)的中轴线相互重合;所述螺母(22)与对丝接头(23)横截面的最大直径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12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不锈钢弯直联接管
- 下一篇:扒渣机分动箱与传动结构改进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