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扣及具有该卡扣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5834.5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3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马先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赵爱军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扣及具有该卡扣的汽车。
背景技术
卡扣一般包括主体及设于该主体上的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通过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分别与汽车壳体和汽车装饰条卡合,可将汽车装饰条固定于汽车壳体上。然而,组装后的卡扣与汽车壳体及汽车装饰条之间存在配合间隙,使得汽车壳体与汽车装饰条之间容易出现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扣及具有该卡扣的汽车,用于解决汽车壳体与汽车装饰条之间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扣,用于将汽车装饰条固定于汽车壳体上,该卡扣包括主体、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该第一卡扣部及该第二卡扣部分别设于该主体的二相对面上,且该第一卡扣部及该第二卡扣部分别用于与该汽车壳体及汽车装饰条卡合,该卡扣还包括若干设于该主体上的第一弹性臂,且所述第一弹性臂与该第一卡扣部设于该主体的同一面,所述第一弹性臂弹性地夹持于该主体与该汽车壳体之间以提供一弹性力驱使该第一卡扣部与该汽车壳体无间隙卡合。
优选的,所述汽车壳体包括一卡合片,该第一卡扣部与该卡合片卡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扣还包括至少一抵持块,所述抵持块与该卡合片抵持以使该第一卡扣部抵持于该卡合片上。
优选的,所述卡扣还包括若干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与该第二卡扣部设于该主体的同一面,且所述第二弹性臂弹性地夹持与该主体与该汽车装饰条之间以提供一弹性力驱使该第二卡扣部与该汽车装饰条无间隙卡合。
优选的,所述汽车装饰条上开设有卡合孔,该第二卡扣部卡合于该卡合孔内。
优选的,所述卡扣由具有弹性的塑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塑胶材质为聚甲醛树脂。
优选的,所述汽车壳体为汽车顶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装饰条、汽车壳体及上述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卡扣,通过设置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且通过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分别与汽车壳体和汽车装饰条弹性抵持,使得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能紧密地卡合于汽车壳体和汽车装饰条上,消除了所述二卡扣部与汽车壳体和汽车装饰条之间的间隙,进而增加了汽车装饰条与汽车壳体之间组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扣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扣固定在汽车装饰条上的局部视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扣固定在汽车壳体上的局部视图;
图6为图5沿C-C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5沿D-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及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卡扣100、汽车装饰条200及汽车壳体300。卡扣100用于将汽车装饰条200固定于汽车壳体300上。
卡扣100由具有弹性的塑胶材质制成,如聚甲醛树脂。卡扣100包括一主体10、一第一卡扣部20、二第一弹性臂30、一第二卡扣部40及二第二弹性臂50。第一卡扣部20及所述二第一弹性臂30设于主体10的一面,第二卡扣部40及所述二第二弹性臂50第一弹性臂30设于主体的另一相对面。
第一卡扣部20包括二抵持块22及一卡勾24,所述汽车壳体300包括一卡合片320。卡勾24用于与卡合片320卡合,同时所述二抵持块22抵压于卡合片320上以使卡勾24与卡合片320紧密卡合。本实施例中,汽车壳体300为汽车顶盖。
汽车装饰条200上开设有一卡合孔220,所述卡合孔220供第二卡扣部40穿过,以使第二卡扣部40与汽车装饰条200卡合。
请一并参阅图2-图7,组装卡扣100时可参照如下步骤进行:
将卡扣100通过其第二卡合部20卡合于汽车装饰条200的卡合孔220内。卡扣100便组装于汽车装饰条200上,其中,在第二卡合部20与汽车装饰条200卡合后,第二弹性臂50弹性地夹持于本体10与汽车装饰条200之间以提供一弹性力驱使第二卡合部20与汽车装饰条20无间隙卡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5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