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烟灰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1708.2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3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8 | 分类号: | B60N3/0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灰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内饰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烟灰缸。
背景技术
推压盖子自动弹开型的烟灰缸在现代车辆中应用较为普遍,其结构上一般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烟灰盒,该烟灰盒通过一转轴相对壳体能翻转,壳体内设有与烟灰盒动力连接的阻尼器和弹簧,起到缓冲和助力作用。这里的专利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820055441.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车用烟灰缸》(授权公告号CN201169220Y);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020243214.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汽车烟灰缸》(授权公告号为CN201713020U)及专利号为ZL201020527134.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卡车烟灰缸》(授权公告号201800606U)。
上述公开文献中烟灰盒能重复操作的原因是增设了运行轨道和连杆,连杆在运行轨道里能循环运动,从而实现重复操作,但上述结构均设于烟灰盒的一侧,存在受力不均运行不稳的不足,同时,这种结构装配较为麻烦,准确性欠佳,而且,汽车振动过大的话,连杆容易脱离原来的运行轨迹,而使烟灰盒自动打开,给人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烟灰盒翻转时平稳的车用烟灰缸。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汽车振动过大时烟灰盒不易自动打开的车用烟灰缸。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烟灰缸,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烟灰盒,该烟灰盒具有盒盖并通过一转轴相对壳体能翻转,前述的壳体内设有与烟灰盒动力连接的阻尼器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灰盒的内侧中部垂直转轴长度方向设有一控制销,该控制销的端部伸出烟灰盒上端面,对应地,所述的壳体上能横向移动地设有一控制板,该控制板内壁具有供前述控制销端部单向循环运动并且能定位的运动轨道,该运动轨道具有第一位点和第二位点;
前述的控制销处于第一位点状态下,烟灰盒处于关闭状态,前述的控制销处于第二 位点状态下,烟灰盒处于开启状态。
所述控制板的中部具有的心形凸块而使运动轨道呈心形轨迹,并且,前述的心形凸块一端具有一凹槽,该凹槽两端向外张开形成两个凸头部,而所述的第一位点则形成于该凹槽的底部,所述的第二位点位于心形凸块底部后侧;所述的控制销处于第一位点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销的外端面位于两凸头部末端连线的内侧。
因凸头部较为向外,所以车门振动时控制销产生的振幅高度,不会使控制销不会从凸头部滑出,从而实现烟灰盒的自锁。
所述的控制销设于烟灰盒中轴线上。可以进一步保证翻转过程中烟灰盒受力均衡,运行平稳。
进一步,所述的运动轨道垂直控制板长度方向贯穿布置于控制板上,并且,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具有与控制销配合以限制烟灰盒继续翻转的挡板部。
为方便安装,所述的壳体外端面具有截面为L形的倒钩槽,所述的控制板设于该倒钩槽内并用一盖板盖合。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外端面具有限位部,对应地,所述的控制板内壁凸起有与前述限位部配合以控制控制板运动幅度的凸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控制销垂直转轴长度方向设置,结合控制板配合横向移动完成烟灰盒的重复操作,翻转过程中烟灰盒受力均匀,运行平稳。同时,控制销的装配和控制板的装配快捷,定位准确,能提高组装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分解图。
图2为实施例1正面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M部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烟灰盒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6为实施例1后视图。
图7为图6中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6中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6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控制板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中控制销与控制板配合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2中控制销与控制板配合关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用烟灰缸包括壳体2及设于壳体2内的烟灰盒1,该烟灰盒1具有盒盖11并通过一转轴4相对壳体2能翻转,壳体2内设有与烟灰盒1动力连接的阻尼器5和弹簧(图中无显示),起到缓冲和助力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1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基板结构
- 下一篇:高效率相逆旋转平板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