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车床主轴前端防漏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1109.0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6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苏培林;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九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2 | 分类号: | B23Q11/12;B23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0133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车床 主轴 前端 漏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车床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车床主轴前端防漏油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经济型数控车床的主轴前后轴承,由于转速不高,都采用稀油润滑,润滑油通过油泵,经由油管到主轴前后轴承处,对运转的主轴前后轴承进行冷却和润滑,由于主轴前后轴承都靠近主轴箱体的外沿,通过法兰盘紧固或预紧,法兰盘与主轴轴承或主轴轴承之间的安装盒之间不可避免有间隙,这时,防止润滑油漏油尤为重要。
传统防止方式主要有迷宫式法兰盘、甩油盘等,效果各异,其中迷宫式密封存在结构复杂、加工繁琐等缺点,而甩油盘存在油量过大时甩油效果不佳的现象。
以CK50数控车床主轴前轴承处漏油情况为例,其主轴前端轴承Φ10回油孔不但不能达到将润滑油回到主轴箱的目的,还由于主轴前端大型圆柱滚子轴承及主轴自身的高速旋转,使大量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存于轴承外圈空隙及主轴前盖的宽为24mm深为12mm的回油槽内壁,而没有通过回油腔及回油孔流回到主轴箱。当降低主轴转速或者停机的时候,原先存于轴承外圈空隙及主轴前盖的回油槽内壁的润滑油因为离心力的降低或者失去而大量向回油腔及回油孔流动,使得回油腔的存油量突然增大,而大于回油孔的回油设计流量,无法及时回流的润滑油便会漫过回油腔壁而外流,从而出现漏油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数控车床主轴前端防漏油系统,使得车床在工作过程中主轴前端轴承不会出现漏油的现象,避免了浪费润滑油,节约了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数控车床主轴前端防漏油系统,包括主轴箱体及设于该主轴箱体上的主轴轴盖,在该主轴轴盖上设置用于与所述主轴箱体密封连接的密封槽,在所述主轴轴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主轴箱体上轴孔的回油腔,在所述主轴箱体上设置有连通该回油腔至该主轴箱体内的回油孔,其中,所述回油孔为数个。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轴盖上的回油腔与密封槽相连通;所述回油孔为两个;所述回油孔的直径为Φ15mm;所述回油腔宽度为40mm,深度为14mm;所述主轴轴盖内的密封槽内设置有由耐油橡胶制成的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加所述回油孔的数量及加大回油孔的孔径,以增大回油流量;扩大所述回油腔的宽度和深度,以增大存油量,并将回油腔与所述密封槽相连通,进一步增加了回油腔的存油量,因O型密封圈本身材质为耐油橡胶,所以其长期浸泡在润滑油中不会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主轴箱体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轴轴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主轴箱体与主轴轴盖组装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至图4所示的数控车床主轴前端防漏油系统包括主轴箱体1及设于该主轴箱体1上的主轴轴盖2,在该主轴轴盖2上设置用于与所述主轴箱体1密封连接的密封槽21,在所述主轴轴盖2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主轴箱体1上轴孔10的回油腔20,在所述主轴箱体1上设置有连通该回油腔20至该主轴箱体1内的回油孔11,其中,所述回油孔11为数个。本例优选该回油孔11为两个。
通过增加回油孔11的数量,使得运行时积压在所述回油槽20中的润滑油可以从该回油孔11中迅速回流至所述主轴箱体1内,避免了润滑油回流不及时而漫过回油腔20壁导致外流出现的漏油现象。
进一步的,将所述主轴轴盖2上的回油腔20与密封槽21相连通。使得积压在该回油腔20内的润滑油可暂时进入至密封槽21内进行存储,由于该密封槽21内设置有由耐油橡胶制成的O型密封圈,使得O型密封圈在润滑油浸泡的情况下无影响,待润滑油回流时,再从该密封槽21内流回至回油腔20,最后从回油孔11回流至所述主轴箱体1内。
为了进一步增加润滑油的回流速度及回油腔20的存油量,将所述回油孔11的直径设置为Φ15mm。将所述回油腔20宽度设置为40mm,深度设置为14mm。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九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九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11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间隙的抛光机滚轮架
- 下一篇:眼镜板钻孔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