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冰晶柜的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8766.X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1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贾广华;王冲;胡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A47J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刘谦;田明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冰晶 控制器 | ||
实用新型涉及冰晶柜控制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冰晶柜的控制器,通过采集各种参数进行智能控制,并能够控制冰晶柜的所有负载,具有对负载提供各种保护和节能作用。
冰晶柜是一种用来将饮料冷冻到部分冰晶结晶状态的一种饮料柜,随着当今社会追求生活品质提升的潮流,人们对于饮料的口感越来越高要求,大部分类型的饮料,当饮料部分液体出现结晶状态时的口感最好,但由于饮料结晶时所需求的温度环境及温度变化均不同于常规的控制器,应用常规的控制器无法达到理想的饮料结晶控制状态,所以,应用于冰晶柜的专用控制器的市场需求就越来越明显。
有鉴于此,本领域亟需一种用于冰晶柜的控制器,通过采集各种参数进行智能控制,并能够控制冰晶柜的所有负载,具有对负载提供各种保护和节能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冰晶柜的控制器,通过采集各种参数进行智能控制,并能够控制冰晶柜的所有负载,具有对负载提供各种保护和节能作用,已达到理想的结晶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冰晶柜的控制器,包括:第一微控制单元;第一通讯模块,其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第一电源处理模块,其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第二微控制单元;第二通讯模块,其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以及第二电源处理模块,其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完善,所述控制方器还包括:按键输入模块,其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以及显示模块,其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完善,所述控制方器还包括:负载控制模块,其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以及负载驱动模块,其连接在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和所述负载控制模块之间。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完善,所述控制方器还包括:电源断电时长检测模块,其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以及传感器模块,其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完善,所述控制方器还包括:微控制单元烧录端口,其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复位及震荡电路,其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第一通讯端子,其连接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一电源处理模块;以及第二通讯端子,其连接所述第二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源处理模块。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完善,所述控制方器还包括:微控制单元烧录端口,其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复位及震荡电路,其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第一通讯端子,其连接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一电源处理模块;以及第二通讯端子,其连接所述第二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源处理模块。
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冰晶柜的控制器,通过采集各种参数进行智能控制,并能够控制冰晶柜的所有负载,具有对负载提供各种保护和节能作用,已达到理想的结晶状态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控制器的模块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控制器的模块图。
实用新型是为了迎合上述期望而实用新型的,它根据冰晶柜对于饮料制冷的特点,通过检测饮料存储空间的温度,蒸发器表面温度,根据检测的温度值,通过特定的数学模型来对相应的负载进行控制,强制使饮料存储空间内的温度在饮料的结晶点上下强制浮动,对冰晶柜的门的开关状态进行不间断监控,通过开门时的时间、开门时间的长短、开门造成的温度影响等相关信息的收集,通过预定模式智能判断对结晶状态的影响,自动调整结晶完成时间。通过对于 压缩机、风机、化霜等工况参数的调整,合理控制各负载开启时间及时长,并对负载进行保护,使负载能够以节能和安全的方式运行。通过对所有负载的一体控制和监控,不需要外接其它控制装置,达到降低控制成本的目的。采用显示操作界面和控制供电两部分分开设计,采用三根导线既可以完成对显示操作部分的供电和通讯功能,节约安装连接线的空间,适应更多的安装工况。
如图1‑3所示,其中附图标记有:P1:显示模块和按键输入模块、P2:第一微控制单元(MCU)、P3:第一通讯模块、P4:微控制单元烧录端口、P5:第一电源处理模块、P6:复位及震荡电路、P7:第一通讯端子、P8:第二通讯端子、P9:第二电源处理模块、P10:传感器模块、P11:第二通讯模块、P12:第二微控制单元(MCU)、P13:负载驱动模块、P14:电源断电时长检测模块、P15:负载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87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