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险粉干燥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6660.6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6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叶永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永茂 |
主分类号: | C01B17/66 | 分类号: | C01B17/6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425099 湖南省永州***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险粉 干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釜,尤其涉及一种保险粉干燥釜。
背景技术
传统的保险粉干燥过程如下:1、进料及过滤:保险粉悬浮液通过进料口放入干燥釜,落入滤板及滤布上,采用加压过滤,母液通过滤板及滤布由母液管排走,保险粉固体被截留下来。2、洗涤:过滤完成后,加入甲醇洗涤,洗涤完后开始干燥。3、干燥:在干燥釜夹层内通入92-98度的热水,对保险粉进行升温干燥。
存在问题:
1、由于保险粉在90度会分解,因此干燥温度是干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在干燥过程中绝对不允许超温(干燥温度控制指标一般为小于76度)。
2、按照干燥器结构,不管滤板及滤布如何完美,必定会有少量的保险粉穿过滤板及滤布,残留于干燥釜下部。这部分残留的物料由于量不多,会很快被干燥并被90多度的热水加热超温,而后被分解。
3、不断会有少量细小的保险粉穿过滤板及滤布进入到干燥釜下部,被加热后分解自燃而引起爆炸,这是保险粉干燥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保险粉干燥工序是保险粉生产中最危险的岗位,干燥工序安全事故90%以上都是保险粉超温分解造成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保险粉干燥釜,以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保险粉干燥釜,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的下部,设有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1和外筒2之间的夹层内,设有一圈隔断板3,该隔断板的位置与滤板4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的夹层在滤板4的水平面处,通过焊接分隔成互不贯通的上夹层5和下夹层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与滤板平齐的位置的夹层内,焊接一圈隔断板,将夹层分割,使得滤板以下的夹层不再通入热水。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夹层分隔成互不贯通的上夹层和下夹层,但不管采用何种措施,其目的是使滤板以下的下夹层不再有热水加热,穿过来的保险粉也就不会再有分解自燃引起的爆炸,极大地提高了干燥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夹层中焊接隔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夹层中不焊接隔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筒,2—外筒,3—隔断板,4—滤板,5—上夹层,6—下夹层,7—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的下部,设有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1和外筒2之间的夹层内,设有一圈隔断板3,该隔断板的位置与滤板4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的夹层在滤板4的水平面处,通过焊接分隔成互不贯通的上夹层5和下夹层6。
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悬浮液通过进料口7进入干燥釜,落入滤板4及滤布上,采用加压过滤,母液通过滤板及滤布由母液管排走,保险粉固体被截留下来;过滤完成后,加入甲醇洗涤,洗涤完后开始干燥;在干燥釜的上夹层5内通入92-98度的热水,对保险粉进行升温干燥。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将滤板以下的夹层部分取消,但是取消后需要重新核算整个设备的上下配重,以保持重心在轴中线,这一技术方案也在本专利的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永茂,未经叶永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6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贴合机加热组升降机构
- 下一篇:阻燃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