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薄煤层开采的采煤机摇臂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2473.0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章立强;郭岱;宋晓华;余珊;杨芸;林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25/10 | 分类号: | E21C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煤层 开采 采煤 摇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机械装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煤机,尤其涉及一种适合薄煤层开采用的大功率采煤机摇臂。
背景技术
随着中厚以上煤层的大量开采减少,薄及较薄煤层已成为我国的主采煤层。由于受工作面空间的限制,薄煤层一直是井工矿井开采的薄弱环节。我国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经验表明,综合机械化是实现高效安全开采的重要途径,而薄煤层实现综合机械化首要的问题是提高工作面开采系统的适应性和开机率。作为采煤工作面最关键设备之一的采煤机摇臂,要提高采煤机摇臂对工作面的适应性与开机率,就要针对采煤工作面随时出现的夹矸、断层等复杂地质条件的特点,提高采煤机本身可靠性及对开采煤层厚度的适应性。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增大截割电动机功率、提高截割力是解决薄煤层高效安全开采的重要环节。
随着采煤机摇臂功率的增大,特别是摇臂截割力的增大,要在有限的薄煤层空间内同时保证摇臂的截割能力与装煤效果(摇臂行星机构直径需控制在一定尺寸内,使得滚筒有一定的装载叶片,达到一定的装煤效果;行星机构厚度控制在一定尺寸内,使得具有一定宽度的滚筒安装后离运输机尺寸较小,达到一定的装煤效果),使得设计难度大大增加。同时,我国薄煤层条件的复杂性(如煤层顶板破碎、顶板压力大,需要采用浅截深的滚筒才能满足),要设计出与浅截深滚筒匹配的摇臂(行星机构),则更加增大了设计难度。
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采煤机摇臂壳体与行星机构连接的示意图,现有的采煤机摇臂包括壳体1、行星机构2、滚筒3,行星机构2包括太阳轮21、行星轮22、内齿圈23、轴承座24、螺母25、防松垫26、螺钉27,壳体1包括壳体窝11、壳体端面12。由于薄煤层大功率采煤机的设计需求,既要减小行星机构2直径的增大对于滚筒装煤高度的影响又要减小行星机构2厚度的增长对于滚筒装煤距离(壳体端面12至滚筒外端面)的影响。实际摇臂使用中,已经将壳体窝11埋入壳体端面12,以尽可能的减小行星机构2的厚度。但是,这样的结构对于制造、加工带来很大困难。多数暗藏壳体窝11存在夹砂、裂纹等铸造缺陷;同时,刀具的安装、加工都存在问题。
请参阅图2,图2为现有采煤机摇臂壳体与行星机构连接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结构通过将螺钉27一端的外螺纹271直接拧入摇臂的壳体1内的内螺纹14。该结构虽然连接简单,但是采煤机摇臂处于剧烈冲击、振动工况下使用,采煤时间段维护时间少,一旦出现螺纹连接松动很可能将壳体内螺纹14损坏(而且采煤机摇臂的壳体1为大型不规则壳体,其热处理困难,强度硬度低、机械性能低),内螺纹14的损坏将导致整个摇臂不能工作,严重影响采煤机可靠性。
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大功率采煤机摇臂,来解决在较小的空间内设计适合薄煤层开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薄煤层开采的采煤机摇臂,可减小行星机构的厚度,解决薄煤层大功率采煤机摇臂的结构设计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薄煤层开采的采煤机摇臂,采煤机摇臂包括壳体、行星机构、滚筒,壳体通过行星机构连接滚筒;
所述行星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轴承座、螺母、螺钉,所述行星轮设置于太阳轮与内齿圈之间;
所述螺母为扁螺母或薄螺母;所述壳体设有直接加工形成T型槽的壳体窝,壳体窝内设有所述螺母,壳体、内齿圈、轴承座三者通过螺钉、螺母紧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行星机构还包括防松垫,设置于螺钉与轴承座接触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母为扁螺母,扁螺母一端面设有突台,壳体的T型槽外端面的对应位置设有沉孔,设置于扁螺母端面的突台通过设置于T型槽外端面的沉孔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T型槽接近沉孔处设有槽,螺钉的外螺纹穿过该槽与扁螺母旋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母为扁螺母,扁螺母设有突块,该突块卡入T型槽中,防止扁螺母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适用于薄煤层开采的采煤机摇臂,安装螺母的壳体窝为T型槽,T型槽直接由加工形成,同时使用扁螺母连接,轴向连接尺寸缩短20-40mm,从而使得行星机构的厚度减小,解决薄煤层大功率采煤机摇臂的结构设计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采煤机摇臂壳体与行星机构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采煤机摇臂壳体与行星机构连接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煤机摇臂壳体与行星机构连接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氨酯阻燃环保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铅废水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