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输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9412.3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5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438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输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像定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输入装置用于接收操作人员的输入数据,并把数据发送给计算机或手持设备等,计算机鼠标和触摸屏都是输入装置的例子。目前,大多数输入装置都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无论是使用有线或无线鼠标,操作人员都必须在一个平坦表面,例如在一个鼠标垫上对它进行操作,这限制了操作人员的选择余地,而无论是计算机鼠标,还是触摸屏等输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都必须要求操作人员对其进行肢体接触,因而对输入装置的使用寿命存在危害。对于那些四肢不便手脚不全的的残疾人来说,很难对计算机鼠标,触摸屏进行操作。而尤其是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投影墙或是投影布较大且一般悬挂或是安装在较高的地方,方便学生观看,老师一般会使用激光射灯在投影墙或是投影布上进行教学,但是这种方式只能进行单一的指示,而无法定位出其位置从而无法对内容进行选择、编辑等操作,实用性差;而如果使用传统的鼠标进行操作,就要求老师得一直坐在讲台上,无法与学生进行互动,无法使用肢体语言结合多媒体教案进行绘声绘声的教学,使教学变得较枯燥,不方便多媒体教学使用;而且也不利于身体灵活和手指血液流畅,有可能引起手腕疼痛,大脑缺氧,记忆力减退,头脑反映慢,严重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输入装置,属于图像定位技术领域,该非接触式输入装置可以允许操作人员不需要借助任何平坦表面而在三维空间中移动就能输入指令,从而赋予用户更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减少潜在安全危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接触式输入装置,包括定位模块、连接所述定位模块的数据处理单元、至少一个识别器,其中所述定位模块设有至少两个摄像头,所述的至少两个摄像头间隔设置并且各摄像头的拍摄范围相互部分重叠,各摄像头分别与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识别器外侧设有由摄像头提取并与周围环境区别的被识别装置。
较佳地,所述识别器还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所述被识别装置。
较佳地,所述被识别装置是由电源和发光体组成或由颜色带组成。
较佳地,所述发光体为激光或LED。
较佳地,所述摄像头的数量为两个。
较佳地,所述定位模块呈Y形,所述的两个摄像头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模块上端的开口部内侧。
较佳地,所述定位模块呈T形,所述的两个摄像头分别安装在所述定位模块的上端。
较佳地,所述定位模块后侧设有底座,所述的底座后侧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底座与所述定位模块铰接。
较佳地,所述定位装置为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输入装置的通过在识别器上设置被识别装置,再通过两个摄像头分别获取拍摄范围内被识别装置所成光点的横纵坐标,并配合摄像头本身的固定数据,例如摄像头中感光芯片从焦平面到中心的像素数量、单个像素的弧度,以及两个摄像头光轴之间的距离等(或者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完成对其的定位,并通过与数据处理单元的处理,即可完成传统鼠标的指针定位功能,将数据处理单元与电脑主机相连,同时还可配合无线通讯模块传送识别器的各种操作指令给数据处理单元,即可通过识别器完成鼠标的使用或待机等功能,识别器通过被识别装置进行定位,不需要像传统鼠标那样在平台上移动定位,使得老师在教学时,可以用识别器进行各种操作,并且可以配合各种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使教学变得简单且互动性更强,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并且老师不需要借助任何平坦表面而在三维空间中移动就能输入指令的该输入装置,从而赋予用户更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减少了潜在安全危害,如手腕疼痛,大脑缺氧,记忆力减退,头脑反映慢,心脑血管疾病等。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输入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输入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非接触式输入装置包括定位模块1、数据处理单元2和识别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未经李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9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式起重机电缆卷筒惯性转动抑制装置
- 下一篇:起重专用吊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