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器全自动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8761.3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1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众邦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0 | 分类号: | F16F9/00;B23P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器 全自动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制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器全自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制造由最原始全人工劳动力渐渐转变到全自动化,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全自动化是一种高一致性和高效率的生产技术,全自动化制造已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一环。
减震器由本体、阻尼油、底盖三部分组成;传统的减震器生产各个工艺流程都需要很多的分离设备以及人工去看守和操作,这样而使得生产和管理成本大幅增加。
因此,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进一步改进,设计出一种减震器全自动生产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器全自动生产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该设备结构优化、操作简单实用,达到生产减震器的一种高一致性和高效率的生产设备,并且减少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震器全自动生产设备,其包括一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呈圆形状的主体工作台,所述主体工作台上设有一分割器、一注油装置、一焊接装置、一收料装置,分割器置于主体工作台的中心位置,所述注油装置、焊接装置、收料装置皆围绕着主体工作台外设置,所述主体工作台还与外部的本体进料装置、底盖进料装置、油压泵连接工作。
所述本体进料装置包括本体振动盘、本体直线送料机、机械手、机动气缸,所述本体振动盘置于外部的振动盘支架上,该本体振动盘的出料口与本体直线送料机连接,所述机动气缸驱动机械手执行工作,该机械手设于本体直线送料机的前端;所述本体进料装置还设有一检测是否有本体的红外感应探头。
所述底盖进料装置包括底盖振动盘、底盖直线送料机、机械手、机动气缸,所述底盖振动盘置于外部的振动盘支架上,该底盖振动盘的出料口与底盖直线送料机连接,所述机动气缸驱动机械手执行工作,该机械手设于底盖直线送料机的前端;所述底盖进料装置还设有一检测是否有底盖的红外感应探头。
所述注油装置包括一精密小流量注油装置和一快速大流量注油装置,所述快速大流量注油装置设于本体直线送料机的右侧,所述精密小流量注油装置设于底盖直线送料机的右侧。
所述油压泵通过电线和油管与主体工作台上的精密小流量注油装置、快速大流量注油装置连接。
所述焊接装置采用超声波焊接机,该焊接装置设于底盖直线送料机的左侧;所述焊接装置上还设有一焊接检测器。
所述收料装置包括一机械手和一机动气缸,该机动气缸驱动机械手执行工作。
其还包括一带触摸键的电脑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器全自动生产设备,其结构优化、设计巧妙、操作简单实用,该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解决了传统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器全自动生产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器全自动生产设备的俯视图。
图中:
1.机架 2.主体工作台 3.本体振动盘 4.本体直线送料机
5.机械手 6.底盖振动盘 7.底盖直线送料机 8.机械手
9.精密小流量注油装置 10.快速大流量注油装置
11. 焊接装置 12.电脑控制系统 13.油压泵 14. 机械手
15.成品盒 16.分割器 17.手动调整轮 18.分割器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减震器全自动生产设备,其包括一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一呈圆形状的主体工作台2,所述主体工作台2上设有一分割器16、一注油装置、一焊接装置11、一收料装置,分割器16置于主体工作台2的中心位置,所述注油装置、焊接装置11、收料装置皆围绕着主体工作台2外设置,所述主体工作台2还与外部的本体进料装置、底盖进料装置、油压泵连接工作;所述分割器16由分割器驱动电机18驱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众邦精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众邦精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8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