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阴极吸气结构及具有该阴极吸气结构的行波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3564.2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8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张文丙;白卫星;张丽;阮智文;任振国;沈旭东;张凡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04 | 分类号: | H01J23/04;H01J25/34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极 吸气 结构 具有 行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电真空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阴极吸气结构及具有该阴极吸气结构的行波管。
背景技术
行波管为微波真空电子器件,利用电磁场来控制电子束在其内部运动,使电子束产生、加速、运动、收集以及和信号相互作用,以至达到信号放大的目的。行波管内部为高真空环境,电子束在内部运行。其中阴极产生电子束,然后利用聚焦极、阳极把电子束会聚、加速,形成一定截面形状、尺寸和能量的电子束,和高频系统完成能量的交换,致使信号得到放大。产生电子束的阴极常为热阴极,材料一般为金属钨,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才能发射电子。
阴极工作温度一般要求高于1050℃,一般采用灯丝结构给阴极加热。灯丝一般在阴极的底部,给阴极提供升温所需的能量,将阴极加热到工作状态。这时阴极和灯丝形成了一个高温区域,其内部材料由于高温作用,周围的环境又是高真空状态,其内部材料受到加热会放气,影响阴极区域的真空度。阴极区的真空度的降低,粒子会轰击阴极发射面,会导致阴极表面发射性能的下降,甚至无发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阴极吸气结构及具有该阴极吸气结构的行波管,采用的阴极吸气结构,控制阴极高温工作时的真空度,避免真空度下降对阴极发射性能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阴极吸气结构,其包括外热屏和端盖,该外热屏为环状结构能位于阴极的外围将该阴极收容在内,该端盖为碗状结构且其开口面向该外热屏,该端盖开设有两个通孔,固定在该阴极一端上的阴极灯丝组件能经由该两个通孔透过该端盖而延伸在该端盖外。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外热屏的壁厚在0.02~0.25mm范围内。优选地,该外热屏的壁厚为0.03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端盖的壁厚在0.02~0.25mm范围内。优选地,该端盖的壁厚为0.2mm。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行波管,其包括阴极、固定在该阴极一端上的阴极灯丝组件以及阴极吸气结构,该阴极吸气结构包括环状结构的外热屏和碗状结构的端盖,环状结构的该外热屏位于阴极的外围将该阴极收容在内,该端盖为碗状结构且其开口面向该外热屏,该端盖开设有两个通孔,该阴极灯丝组件伸入该端盖的开口内并经由该两个通孔透过该端盖而延伸在该端盖外。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外热屏的壁厚在0.02~0.25mm范围内。优选地,该外热屏的壁厚为0.03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端盖的壁厚在0.02~0.25mm范围内。优选地,该端盖的壁厚为0.2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环状结构的该外热屏的内壁与该阴极之间的最大距离处于0.5~1.0mm范围内。优选地,环状结构的该外热屏的内壁与该阴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0.8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端盖与该阴极之间的距离处于0.5~1.0mm范围内。优选地,该端盖与该阴极之间的距离为0.6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阴极吸气结构及具有该阴极吸气结构的行波管,外热屏和端盖距阴极正常工作的高温区域位置近,在阴极正常工作的高温时,易将外热屏和端盖进行加热,外热屏和端盖均薄壁结构,材料为具有高温吸气性能的真空材料,在阴极正常工作时,阴极的高温导致内部材料温度升高,在阴极区发生放气,降低真空度,外热屏和端盖材料在阴极附近,受其温度影响升温,同时本身为薄壁结构,温度比阴极工作温度低100℃左右,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材料本身具有吸气特性,从而保证阴极工作区的真空度,避免放气对阴极发射性能的影响,可以长时间的维持阴极发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能够保持阴极高温工作时的真空度;
2、可以长时间维持阴极的发射特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过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阴极吸气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外热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阴极1、外热屏2、端盖3、阴极灯丝组件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3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