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模智能电机节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3119.6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1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恩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络森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7/06 | 分类号: | H02P27/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智能 电机 节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电保护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双模智能电机节电器。
背景技术
针对风机水泵类可调速的电机,采用变频调速的方法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目前针对很大一部分不允许调速的电机却缺乏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而一般相控节电器的技术平台又相对落后,并在实际应用中对负载要求苛刻,节电效果不理想。
一般使用电机时,所选用的额定功率,通常都超过实际需要的功率,又因为生产工艺中的需求量(负载率)是变化的,此时,电机自身不能做出相应的功率调节。
在目前针对电机的驱动技术上,变频调速的产品已得到一定的应用和普及,但在实际生产中,更多的电机是不允许减速的,只能工作在工频状态,如冲床、车床、破碎机、传送带等,而此时电机的负载率并不高,电机运行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100%)的高低取决于负载率(输出功率/额定功率*100%)的高低,负载率越低效率越低,企业中电机的应用虽普遍,但绝大多数电机都经常处在空载、轻载、中载和变负载的情况下运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电机负载率低(“大马拉小车”)、工作效率低、电能终端利用率不到40%,电能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模智能电机节电器,集追踪负载功能和变频调速功能于一体,有效地保证电机安全运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模智能电机节电器,包括智能控制单元,与所述智能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压采样单元、变频器和接触器,所述接触器还与所述变频器相连,所述节电器还包括输入滤波单元和输出滤波单元,
输入滤波单元和输出滤波单元分别对输入三相电,输出三相电进行滤波;
电压采样单元采集输出电压信号,将该信号发送到智能控制单元;
智能控制单元收集负载信息和电机的运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后向变频器和接触器发出指令,使电机负载获取相应的电压,和/或对电机进行自动调节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感应器、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和I/O接口,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存储器以及所述运算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存储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还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I/O接口相连,所述感应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存储器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的,输入、输出滤波单元由电阻R、电感L、电容C组成的一个谐振电路,抑制高、低次谐波,净化电网,提高功率因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智能控制单元根据收到的电机负载信息和电机运行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向变频器和接触器发出指令;使电机负载获取相应电压而实现追踪负载节能;和/或同时对电机的负载变化快速调整输入功率以实现变频节能;实现追踪负载节能、变频节能和变频+追踪节能,降低电机的损耗,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采用输入和输出滤波单元对输入输出电压进行滤波,抑制高低次谐波,净化电网,提高功率因素。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所示,一种双模智能电机节电器,包括智能控制单元1,与所述智能控制单元1相连接的电压采样单元2、变频器3和接触器4,所述接触器4还与所述变频器3相连,所述节电器还包括输入滤波单元5和输出滤波单元6,
输入滤波单元5和输出滤波单6元分别对输入三相电,输出三相电进行滤波;
电压采样单元2采集输出电压信号,将该信号发送到智能控制单元1;
智能控制单元1收集来自电压采样单元2的电机负载信息和来自感应器11的电机运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后向变频器3和接触器4发出指令,使电机负载获取相应的电压,和/或同时对电机进行自动调节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单元1,包括感应器11、存储器12、运算器13、控制器14和I/O接口15,所述控制器1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存储器12以及所述运算器1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存储器12的输入端与输出端还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4、所述I/O接口15相连,所述感应器11的输出端与所述存储器12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的,输入滤波单元5、输出滤波单元6由电阻R、电感L、电容C组成的一个谐振电路,抑制高、低次谐波,净化电网,提高功率因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络森节能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络森节能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3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吸附在墙体上的拖把
- 下一篇:改进型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