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羧酸减水剂复配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2980.0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0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毅;杨顺荣;杨秀芳;李明利;李芳;童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路桥翔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6 | 分类号: | C04B24/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羧酸 水剂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聚羧酸类外加减水剂的复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需求与用量日益增大。但若只单纯减水提高强度,混凝土的粘度也会随之增大,进而影响泵送及施工性能。因此,以聚羧酸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外加剂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并且经常需要在现场依情况进行一定比例的复配以适应工程应用中各种标号混凝土的不同要求。然而,实际生产中,建筑工地或混凝土搅拌站一般地处偏僻,条件较差,给外加减水剂的复配效率与精度带来很大的难题,技术人员常常费时费力效果却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场条件下制备混凝土外加减水剂过程繁琐困难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高效快捷地制备混凝土聚羧酸类外加减水剂的复配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复配实验装置,包括混凝土外加减水剂复配时供各原料进行匀化的复配锅,在复配锅上部装有电动或燃气带动的搅拌装置以便于对各原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匀化,在复配锅的侧面连有输送原料的流量型多通道泵送装置及原料储罐,在复配锅的底部设有输出成品外加减水剂的出料管。
进一步,为了准确控制原料的加入量,所述的流量型多通道泵送装置上设置有显示原料流量的控制面板和通道开闭控制器。利用控制面板实时监控各原料的进量,并通过通道开闭控制器调节各原料在复配中所占比例。
进一步,为了控制成品外加减水剂的出料,所述的出料管上设置有卸料阀。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操作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为结构简单的减水剂复配实验装置,对场地环境要求低,适应各种现场条件下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带有电动或燃气带动的搅拌装置,充分保证了复配过程中原料的匀化问题,防止匀化不均;
3、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控制面板与开闭控制器的流量型多通道泵送装置,可减少进料误差,并大大简化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复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量型多通道泵送装置与原料储罐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 1.复配锅 2.搅拌装置 3.流量型多通道泵送装置 4.原料储罐 5.出料管 6.卸料阀 7.控制面板 8.通道开闭控制器 9.原料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复配实验装置,包括混凝土外加减水剂复配时供各原料进行匀化的场所复配锅1,在复配锅1上部装有易于拆卸清洗的电动或燃气带动搅拌装置2(如叶轮式搅拌器等),在复配锅1的侧面连有输送原料的流量型多通道泵送装置3及三个原料储罐4,在复配锅1的底部设有输出成品外加减水剂的出料管5。所述流量型多通道泵送装置3上设置有显示原料流量的控制面板7和通道开闭控制器8; 所述三个原料储罐4内部设有原料输送管9与复配锅1相连; 所述出料管5上设置有卸料阀6。
使用时,先在三个原料储罐4中分别装入各原料;再根据混凝土标号的不同要求,在控制面板7上设定各种原料的加入量,并启动流量型多通道泵送装置3,原料便开始送入复配锅1;当某一原料达到预设比例量时,开闭控制器8会自动切断此原料通道;当原料全部加入完成后,便可以开动搅拌装置2;搅拌几分钟后,打开卸料阀6,成品混凝土外加减水剂就从出料管5中流出,从而可以用来进行混凝土试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路桥翔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路桥翔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2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斑蝥素分离纯化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中子管的气体放电型离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