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元式幕墙无缝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7342.1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7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庄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保税区黄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元 幕墙 无缝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的建筑装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单元式幕墙无缝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因其特有的装饰效果为众多建筑物所采用,然而,其单元块如铝单板、铝塑板或玻璃等以及副架框与支撑柱、横杆的连接通常是利用压板及螺丝来实现的。虽然利用压板连接可以起到一定的固定连接作用,但采用压块固定时,施工过程十分繁琐,费时费力,如采用传统的压板方式安装,每个玻璃及铝板板块需要20多分钟才能安装完毕,效率较低,对工期的进度影响较大。传统的压板连接,副架框组角要用角铝和冲角,安装与加工都不方便,属于点连接的方式,在负风压作用下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传统的压板连接,还要用到大量的相关配套件,如螺丝等,成本较高;传统的玻璃板块托条与玻璃副架框连在一起,打结构胶及施工时存在诸多不便。另外,传统的压板连接,靠墙边部位与墙体连接部位及转角处很难压紧压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元式幕墙无缝连接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安装与加工都不方便以及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单元式幕墙无缝连接机构,包括支撑柱、横杆、单元块、副架框,所述单元块为玻璃或铝板即铝单板、铝塑板,单元块固定连接在副架框上,其特征:所述固定连接在单元块四周的副架框与横杆、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活动挂连机构,该挂连机构包括横杆纵向面上的开口向上的U形凹槽、支撑柱纵向面上的水平方向开口的U形凹槽以及副架框四周端部的挂钩;挂钩挂在凹槽上。
所述单元块可为玻璃,玻璃的四周通过结构胶固定在副架框上,在固定连接有玻璃的副架框下方还设置有玻璃支撑托板,该支撑托板通过其端部挂钩与横杆上所设置的挂槽挂连,支撑托板与玻璃间设置有硅胶或垫条。
所述单元块可为铝塑板、铝单板;所述支撑柱上的U形凹槽与支撑柱为整体铸造结构。
所述支撑柱上的U形凹槽与支撑柱为分体结构,它们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横杆、支撑柱的U形凹槽内均设置有橡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由于板块与支撑柱、横杆的连接采用的是挂钩的形式,每块单元可在十几秒的时间内迅速安装完毕,极大地缩短了安装时间,可明显提高施工进度和效益。2、与传统的结构相比,每平方米可节省铝材约20%,与单元式幕墙相比铝材可节省40%。3、副架框与支撑柱、横杆安装时副架框四周采用挂钩的连接方式,不用压块及螺丝固定,节省了压块和螺丝的费用,并且解决了传统结构幕墙玻璃靠墙部位很难压紧板块等通病。4、副架框组角不用角铝和冲角使整体安装及加工方便,单元块及副架框与支撑柱、横杆实现了面接触连接,解决了传统压块点连接在负风压下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弊端。5、副架框与支撑柱、横杆挂钩结合部位设置柔性胶条,起到吸收能量、防止噪音产生和提高安全性的作用。6、每块玻璃、铝板板块与相邻板块之间无干扰,均可单独进行安装,还可在室内挂装,解决了传统构件式、单元式幕墙边部与墙体连接位及转角处的安装困难问题。7、所有托条与玻璃板块完全独立,在玻璃板块安装完毕后扣上,施工更加方便;开启窗的托板设置有避雨板,减少雨水进入窗扇内腔及室内和防止开启窗玻璃面受灰尘流泪现象;它还起到挂住开启窗扇的功能,节省了所有滑撑的费用,解决了滑撑受力不好的缺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幕墙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示意图,其单元块为玻璃;
图3为图1中的B-B向示意图,其单元块为玻璃;
图4为图1中的C-C向示意图,其单元块为铝塑板;
图5为图1中的D-D向示意图,单元块为铝塑板;
图6为图1中的E-E向示意图,其单元块为铝单板;
图7为图1中的F-F向示意图,其单元块为铝单板;
图8为支撑柱上的U形凹槽与支撑柱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的示意图,其单元块为铝单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73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花板
- 下一篇:现浇和预制组合结构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