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瞬变电磁发射装置和瞬变电磁发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77224.0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8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薛国强;杨超;周楠楠;陈卫营;李海;郭伟立;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贺持缓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发射 装置 系统 | ||
1.一种瞬变电磁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全桥开关电路和光耦隔离输出电路,所述全桥开关电路包括有时序信号输入端和负载接入端,所述光耦隔离输出电路包括受控信号输入端和时序信号输出端,所述时序信号输出端与时序信号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瞬变电磁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保护电路,所述电压保护电路与所述全桥开关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瞬变电磁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桥开关电路包括第一N型场效应管、第二N型场效应管、第三N型场效应管和第四N型场效应管,所述时序信号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
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四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四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四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N型场效应管栅极连接;
所述负载接入端设置在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瞬变电磁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隔离输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P型三极管、第二P型三极管、第一预设接入电压和第二预设接入电压;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预设接入电压连接,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经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受控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预设接入电压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三电阻与第二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设置所述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P型三极的发射极接地,第二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经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预设接入电压连接;
所述时序信号输出端设置在所述第二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连接点上。
5.一种瞬变电磁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瞬变电磁信号主控机和与所述瞬变电磁信号主控机连接的瞬变电磁发射装置;
所述瞬变电磁发射装置所述包括全桥开关电路和光耦隔离输出电路,所述全桥开关电路包括有时序信号输入端和负载接入端,所述光耦隔离输出电路包括受控信号输入端和时序信号输出端,所述时序信号输出端与时序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瞬变电磁信号主控机包括时序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时序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受控信号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瞬变电磁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保护电路,所述电压保护电路与所述全桥开关电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瞬变电磁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桥开关电路包括第一N型场效应管、第二N型场效应管、第三N型场效应管和第四N型场效应管,所述时序信号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
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四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四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四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四N型场效应管栅极连接;
所述负载接入端设置在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瞬变电磁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隔离输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P型三极管、第二P型三极管、第一预设接入电压和第二预设接入电压;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预设接入电压连接,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经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受控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预设接入电压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三电阻与第二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设置所述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P型三极的发射极接地,第二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经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预设接入电压连接;
所述时序信号输出端设置在所述第二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连接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772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